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ID:42475798

大小:12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5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济南市2016届髙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A.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B.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屮D.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答案】A【解析】试

2、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则I口制度废而新制度兴,I口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知,周人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变革,如分封制、宗法制、周礼等,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故A项正确;“……与注目于一姓一家Z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都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仍是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待点2.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儒家精神比较温和,可说是反对贵族的右派;墨家较激烈,可说是左派。……惟从另一面看,右派皆积极而向前,因其比较温和,得保持乐观故。而左派常

3、偏于消极与倒转,因其比较激烈,易限于悲观故。”以下派别屮属于作者所指的“左派”的是()A.法家B.道家C.阴阳家D.纵横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指出:“右派皆积极而向前,因其比较温和,得保持乐观故。而左派常偏于消极与倒转,因其比较激烈,易限于悲观故”,法家积极进取,故A项错误;道家无为,偏消极,故B项正确;阴阳家曾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故C项错误;纵横家积极参与各国争霸,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3.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

4、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A.改制吋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0.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更名天下田口王田”,就是把天下所有私人手里的土地(按王莽的理解应叫“私田”)统一收归皇帝所有,变成“王的土地”,简称“王出”,故A项错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故B项错误;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材料未

5、体现,故C项错误;“诸名食王田皆得卖Z,勿拘以法。”可见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土地可以买卖,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1.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tl富簡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出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C.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D.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人盈千万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乡村工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手工业的生产规模与材料无关,故C

6、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富商经商赚钱后多用于买田置地,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2.1895年5月13S,光绪帝通过总理衙门电谕驻俄使臣许景澄:“辽东地方借三国之力,倭允归还,大有利益。现在和约已换,三国视事已了结。惟台湾众情不服,势将变乱,难以交接,此屮国最为棘手Z事。闻台民不愿从倭,意在他国保护。著许景澄将此情形密商俄外部,能否仍联三国,设一共同保护之策……”这反映了清王朝()A.希望三国干涉范围扩大到台湾B.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C.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战争影响D.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答案】A

7、【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光绪帝还希望三国共同干涉的范]韦I扩大到即将落入Fl本囊屮的台湾,故A项正确;清政府高层已经将俄国视为共同拒口的可靠盟友,但是并未与俄国在对口问题上达成一致,故B项错误;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战争影响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屮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康有为说:“人道……口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至共和;……盖自据乱进而升平,升平进为

8、太平,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这体现了康有为()A.民主共和是终极目标B.坚持进化论的历史观C.借古讽今的宣传策略D.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