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生物一轮北师大版练习:第九单元第33讲种群的相对稳定含解析

新步步高生物一轮北师大版练习:第九单元第33讲种群的相对稳定含解析

ID:42483831

大小:1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5

新步步高生物一轮北师大版练习:第九单元第33讲种群的相对稳定含解析_第1页
新步步高生物一轮北师大版练习:第九单元第33讲种群的相对稳定含解析_第2页
新步步高生物一轮北师大版练习:第九单元第33讲种群的相对稳定含解析_第3页
新步步高生物一轮北师大版练习:第九单元第33讲种群的相对稳定含解析_第4页
新步步高生物一轮北师大版练习:第九单元第33讲种群的相对稳定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生物一轮北师大版练习:第九单元第33讲种群的相对稳定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练出高分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屮,错误的是()A.种群的性别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暈的未来变化趋势答案D解析种群的性别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

2、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2.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儿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问,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答案A解析若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小,A正确;若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大,B错误;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比例

3、减小,调查结果会偏大,C错误;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3.如图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种样数駅uabcd时间A.口然界中会存在类似曲线I的种群增长形式B.在曲线II中的b点,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人口发展处于c〜d段D.酿酒过程中,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可获得最大效益练出高分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屮,错误的是()A.种群的性别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

4、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暈的未来变化趋势答案D解析种群的性别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2.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

5、值()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儿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问,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答案A解析若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小,A正确;若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大,B错误;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比例减小,调查结果会偏大,C错误;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3

6、.如图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种样数駅uabcd时间A.口然界中会存在类似曲线I的种群增长形式B.在曲线II中的b点,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人口发展处于c〜d段D.酿酒过程中,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可获得最大效益答案A解析外来物种入侵时,由于在当地食物充足、没有天敌,在刚开始时其种群增长形式与曲线I相似,A正确;在曲线II中的b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错误;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只是老年人的比例增加,C错

7、误;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保持在b点时,产生的酒精较多且较快,可获得最大效益,D错误。1.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吋I'可(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王确的是()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屮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由于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皿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对有效防治鼠患答案B解析“J”型曲线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由于

8、存在环境阻力,该种群数量不可能一直呈指数增长,A错误;由图可知,纵坐标代表的是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在种群中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应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第5年(增长速率最大)该种群数量为200只,所以环境容纳量为400只,B正确;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在降低,但是仍大于0,因此种群的数量是增加的,C错误;种群数量在200只时增长速率最大,治理鼠患时不能让其増长速率保持在最大,D错误。2.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蒂增长。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