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意象(2)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

常见意象(2)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

ID:42484559

大小:7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5

常见意象(2)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常见意象(2)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常见意象(2)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常见意象(2)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常见意象(2)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意象(2)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常见意象(一)草木类1.梅花一一最先开放,傲霜斗雪一一敢为人先,不畏权贵一一君子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2.兰一一清雅幽香、姿态优美一一追求淡泊一一君子隐士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翟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牛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來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

2、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被用來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一一喻志同道合Z人,兰途一一美好的前途,兰质一一如兰一般的品质。兰花诗如:3•竹一一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一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一一隐士君了竹子受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并进入古典文学,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屮华民族品

3、格的一种象征,跟隐逸文化大有关系。(1)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自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木固”“性宜”“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拟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4.菊花(黄花、东篱)一一临秋而开,颜色淡雅一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薄名利,不求闻达一一隐士君子。(1)临秋而开一一

4、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一一志士在万物枯残萎败,大地呈现一片肃杀萧条景象的秋季,菊却缓缓吐蕊,以细弱的花枝迎受大自然严苛的考验,不因环境艰险而退缩,不因无润枝大叶、巨根高干而妄自菲薄,凭着傲骨展现盈盈生机,有着凌冰傲霜之气;即便老残将死,却依旧飘逸着清芬,进放着热力,宣示它不死的斗魂;菊发华于岁暮霜降Z际,既不与春花争妍,又不夺夏绿风采,只本本分分守着志节,终于成为冬寒之前大地赠与人类的微笑,在那微笑里散放着历经风霜的个性芬芳,坚守着晚节。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2)颜色淡雅一一淡薄名利,不求闻达一

5、一隐士菊以“色”而言,无倾国Z色;以“香”而言,无馥郁浓香;以“味”而言,无滋口甜甘;以“姿”而言,无娉婷媚态。它不以诱人为能事,人们为它所吸引,大抵岀于对它素朴本质的疼惜珍爱。菊的淡雅素朴,也在历代的诗文中人格化,人菊合一,成为文人淡薄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载体。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隐士。5.草一一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一一触动忧思思念绵绵一一表现离别羁旅之情“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诗“远芳侵古道

6、,晴翠接荒城”,表现此种情景最为尽致。故古诗文中凡写到离别远行、抒述离愁别恨,常以草來作寄托或映衬。4.落花一一花落春归一一伤春悲秋,青春易逝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无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大多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彖屮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5.杨花(柳絮)一一飘忽不定一一离愁别绪一一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

7、的愁绪。6.杨柳(柳、杨)一一“柳”者,“留”也,柳枝依依一一缠绵t非恻,离愁别绪一—送别怀人“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而口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被赋予缠绵f非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7.松柏一一岁寒后凋,高大挺拔一一正气凛然,坚贞高洁一一高洁之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牛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

8、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8.梧桐一一遇秋先陨一一悲秋之情一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