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ID:42488209

大小:9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6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髙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一)期中考试髙一年级语文学科测试卷出卷人:马文侠—、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漫说姓名文化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

2、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

3、向联系。在浓浓的姓氏文化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

4、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评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那个时

5、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源于上古的五千多个姓氏中,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B.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A.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

6、志向旨趣。B.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都是-部历史。B.姓名文化是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C.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D.“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徳观念。2.根据文中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是()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

7、的慰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B.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C.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降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淸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顾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4分)•易水不寒卢世龙(1)

8、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2)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世间孤胆锄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远行。慷慨悲壮,不但成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易水。(3)那时,平静的燕国,大地常绿,燕山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