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树栽培技术

栗树栽培技术

ID:42490563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6

栗树栽培技术_第1页
栗树栽培技术_第2页
栗树栽培技术_第3页
栗树栽培技术_第4页
栗树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栗树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栗树丰产栽培技术之三栗树土肥水管理时间:2011-09-17第三章土、肥、水管理第一节土壤管理一、修筑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山地栗园的一J项基本建设,最好在建园前完成。因工程量大,无法一次完成的栗园,应按照建园设计方案,陆续完成水土保持工程。1、等高撩壕:坡度8-15度的缓坡栗园,以等高撩壕的方式保持水土。撩壕的方法是沿等高栽植的幼树上方2—2.5米处挖沟,沟深40厘米,沟底宽40厘米,将挖出的土堆放在下侧,筑成土坝,境高40厘米,顶部宽30匣米,这样便构成围山转式的壕沟。2、梯田:坡度15—25度的山地栗园须修筑梯田。在幼树的上侧2米处开始挖土,表土堆放在

2、下侧,底土堆在坡的上侧,筑成斜度45—60度的梯山壁,壁顶堆成土境,壁底开挖排水沟,梯田而整理成里低外高的倾斜而,使水土流向里四。地形变化较大,不能修筑水平梯田的栗园,可以修筑复式梯田或他鳞坑。二、土壤改良与扩穴生产屮常见到因土层浅,土质瘠薄的栗园,需改良土壤。栗园的土壤改良需遵循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有利微牛物活动的原则,实行深翻改土或扩穴,加厚土层,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透水性,提高土壤肥力。缓坡和平坦地,川开沟犁深耕40厘米,拣出石砾。山地栗园实行扩穴,植后每年或相隔23年扩一次.宽60—80厘米,深60厘米。挖沟扩穴时将表土放在树干侧

3、,心土放沟的另一侧,沟底放入粗有机质,回填表土,沌入有机肥,再回填心土。三、土壤管理方法1、牛草栽培与管理:牛草法有利丁•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实行生草栽培时,一般是在行间生草、株间清耕,或全园生草树冠下3米以内清耕除草2-3次。较粗放的生草管理方法是保留园内的自然杂草和灌木,每年割草、割灌2—3次,将割下的朵草灌木覆盖在冠下或压清。比较好的是人工混种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此法缺点是牛草与栗树争夺养分和水分,特别是土层浅和土质瘠薄的栗园尤为明显。2、间种作物:我国集约栽培的高产园多数实行间种栽培,种植豆科作物、薯类和小麦等。有的地区实行与一药材

4、间种,例如树下栽植天麻、细辛等。述有的实行栗树与矮牛果树间作,与草萄间种等,以捉高经济效益和起到以短养长的作用。3、清耕管理:每年在园内除草松土23次,做到园内无杂草。此法管理的好处是能够节省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地温升高的快。缺点是土壤结构易遭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第二节施肥一、需肥特性1、氮的吸收:萌芽前一个刀,栗树便开始吸收氮素,随着萌芽、展叶、新梢牛<、开花和结实进程不断增加吸收量,从新梢停止生长到果实成熟吸收童达到最同峰,收获后急剧减少。不同时期缺氮,对新梢牛长、果实发育及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花开前缺氮影响新梢牛长和树体增重变小;开花期到新梢停止生长期

5、缺氮影响树体发育和果实重量为最明显;果实膨大期缺氮易引起落果落叶。2、磷和钾的吸收:开花前吸收磷非常少,花期吸收磷量增多,一直到果实成熟期都维持一定的吸收量。缺磷时,会抑制氮索同化作用,降低萌芽,延迟展叶和开花,新梢细弱,叶片变小,花芽分化不良。增施磷肥,口J以促进花芽分化,新梢生长,果实发育,提高产彊和品质,增强抗性。钾的吸收与磷相同。钾能够增强叶片的同化作用,促进树体健壮,增强抗性,提高坚果品质和贮藏性。缺钾引起代谢紊乱,降低产量。二、就肥量1、决定施肥量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树体的生长状况、结果情况、土壤特性、气候、地势、技术措施及管理水平确定施肥量。另i

6、种方法是参照树体每生产100公斤栗果,需氮3.2公斤、五氧化二磷0・76公斤、氧化钾1・28公斤的量,按着预产指标,结合当地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以及树体营养状态计算施肥量。2、施肥标准:栗树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跨纬度22度,处在温带至北亚热带气候区域,各地十-壤、气候条件很不-•致,不能有统一的施肥标准,各地应当研制适宜的施肥标准。《板栗丰产林标准》制订了我国中等土壤肥力的施肥标准(表1-3),各地町参照《标准》制订木地区的施肥标准。表1-3中等十壤肥力的施肥量树龄产量标准施肥种类全年施肥量其中基肥追肥1-5年30-100N4.02.02.0P2o51.51.00

7、.5K2o2.02.006-10年100-150N6.03.03.0P2o52.01.01.0K2o2.51.51.011年以上150-200N8.04.04.0P2o52.51.51.0K2o3.02.01.0三、就肥时期1、基肥:秋末至早春施入。2、迟肥:可分别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前(采收前40天)施入土壤。四、施肥方法1、土壤施肥: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在树冠下开环形沟或放射状沟,施入有机肥。环形沟深30厘米,宽20—30厘米;放射状沟施入时,距树干1一1.5米处开6—8个放射状沟,宽40厘米,深度内侧20厘米,外侧处厘米,呈斜坡形。施入基肥,混合化肥厉覆土。追施

8、化肥时沟深20厘米,宽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