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础理论1

ID:42496539

大小:1.87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9-16

中医基础理论1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1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1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1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广东南大职业培训学院院长马斌中医学绪论教学目标了解中医学的发展历史熟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异同点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开始,逐渐形成了包括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在内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第一章中医学绪论第一章中医学绪论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而成的,曾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时至今日,仍然为人类医疗和保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来源于感性认识,服务于理性实践。第一章中医学绪论中医学是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的积累,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的传统医学。中医学的特征:以综合的方法为主从宏观的角度动态地研究人体各种内在联系祥于机能略于结构现代医学的特征:以分析的方法为主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人体病理生理的变化祥于结构略于机能“经验和直觉”;模糊的整体;中医学取类比象中医学采用宏观形象以辨证论治为核心中医应用辩证思维中医是治疗病的人,重视人的整体变化“实证加推理”;清晰的局部;西医学实体解剖西医学采用微观观察以辨病论治为基础东西方医学之差异东方医学西方医学认知方法理论构建思维方法西医学应用逻辑思维西医是治疗人的病,关注病的病理特征中医

3、强调“阴阳平衡”强调“天人合一”强调“辨证施治”复方理论西医健康环境因素通过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个病人找到最适合的药综合治疗殊途而同归系统生物学中医学发展简史第一节(分为六个主要阶段)1.远古时代----中医学的萌芽阶段茹毛饮血、筑穴而居。觅食充饥、与兽搏斗、积累了原始医疗知识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伊尹治汤液商代:甲骨文出现医用文字如:疾、医、疥等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如:食医、疡医、疾医、兽医等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元气论自然观“人之生,气之聚也….散则为死”阴阳五行学说已具雏型。儒家道家法

4、家阴阳家杂家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使中医学从原始经验阶段步入抽象概念的理论阶段。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秦汉时期著名的医家扁鹊(秦越人)《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针法分析了病例。补充了《内经》的不足。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按功效特点分成上、中、下三品,所录药物功效的记载,屡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书中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等性味学说,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该书的问

5、世,使中药学科进入了迅速发展的轨道。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东汉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编写了《伤寒杂病论》。该书后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分别讨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创造出理法方药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著名医家张仲景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东汉医家华佗“麻沸散”是世界最早的麻醉剂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运动养生创编了“五禽戏”华佗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融合和

6、发展阶段晋至隋唐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三个特点:(1)学科分支日趋成熟:如脉学、病因病机学、针灸学、妇科学、儿科学、外伤科学都出现了专著。(2)临床各科蓬勃发展:专著如《诸病源候论》、《备急干金要方》、《干金翼方》、《外台秘要》等所录诊治经验和良方佳药甚多,外科手术发展亦至鼎盛.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3)中医学融合来自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制定颁布的官方药典《新修本草》问世。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西晋医家皇甫谧(公元215~282)《针灸甲乙经》

7、12卷,128篇。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349个(包括单穴49个,双穴300个),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医学士必修书。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巢元方(公元610年)《诸病源候论》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分67门,载列证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例如:对某些寄生虫的感染,明确指出与饮食有关;认为绦虫病系吃不熟的肉类所致。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

8、、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苏敬等二十余人(公元657年-659年)《唐·新修本草》(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