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

ID:42499223

大小:1.07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9-16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全套及答案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检测国一、选择题(每题4分)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有古诗描述江南养蚕情景:“操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抒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入口无餐

2、粮,朝來镇上添远商。”这反映出当时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B.小农家庭经营方式趋向多元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D.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画像砖的拓片。图中所显示的耕种方式A.反映铁犁牛耕仅适合北方B.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C.说明古代犁耕技术成熟D.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4.南宋蒋祈的《陶记》中对景德镇有“窑火既歇,商争既售”的记载。明代亦有“四方商贾,聚咸于斯(指景德镇)”的介绍。这表明宋明时期A.商帮垄断景德镇瓷器的生产和销售B.景德镇瓷器引发屮外商人争相购买C.景徳镇

3、瓷器获得市场的认可和追捧D.政府放宽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和限制5.史载,明代江南地区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则是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o据此可知,明代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重视区域分工B.农本商末理念发生变化C.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兴盛D.农作物的品种显著增加6.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屮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A.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B.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C.落后性:生产

4、工具没有进步D.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7.考占发现在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区内属于王室贵族的一个窖藏圆穴里,四百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比较集屮地堆放着。这说明商朝农业发达主要依靠A.奴隶制集体耕作B.当时唯一的生产工具石器C.生产工具不断改进D.耕作技术不断改进&据明朝万历《华州志》记载,陕西华州“郡Z柳子镇,有千家铁匠,作刀剑剪斧Z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这表明华州柳子镇A.铁业全行业资本主义萌芽B.家庭手工业技术高超C.冶铁开始釆用机械化生产D.铁业呈现出繁荣景象9.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

5、的四欧和中国》中说,“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白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出、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下列有关徽商发展说法正确的是①产生了资本主义①强化了自然经济②发展了商品经济③促进了社会转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C.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D.重农抑商政策并

6、没有得到实施10.明朝湖州市菜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稻30亩90石90两桑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中最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家庭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D.湖州地区丝织业比农业发达11.地契是典押、买卖土地时双方订立的法律文据。其中载明土地数量、坐落地点,四至边界、价钱以及典、买条件等,由当事人双方和见证人签字盖章。未向官府纳税前的地契称为“白契”或“民契”,经官府验契并纳

7、税后称为“红契”或“官契”。只有“红契”具有法律效力。地契由买方保存,作为土地所有权凭证,可以凭它作抵押贷款。某地出土一张民国地契,从屮得到A.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B.土地制度发生重大变化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12.北宋承袭唐后期和五代征税的传统,广设税务,征收2%的过税《即过去的关津税》和3%的住税(即过去的市税》。“来自商业方而的收入要占到整个中央财政收入《包扌舌货币与实物》的1/3强。货币(缗钱)收入更是基本上依赖商业提供。而在唐时《宣宗大中时》,一年的榷酒收入仅为82万贯,盐利

8、278万贯,茶税不过近百万贯;商税收入更是“随而耗竭”,数额并不大。这说明北宋A.沿袭重农抑商传统B.赋税种类繁多且沉重C.商业发展超过前代D.鼓励民众外出经商13.明朝厉行海禁,但从明中期开始,犯禁出海的走私贸易日趋增多,一些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岀现了“片板不许下海,巨舰反蔽江而来;才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的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海禁政策长期压抑正常贸易的结果A.新航路开辟使国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