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学设计9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学设计9页

ID:42501757

大小:389.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6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学设计9页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学设计9页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学设计9页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学设计9页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学设计9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学设计9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节点为轴,实行基于小组合作的导学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刘永红(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屮学,广东湛江524009)一、设计思路作为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的第一轮复习,既不能炒冷饭,又要坚持夯实基础,加深理解的原则;课堂上既要发挥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又要发挥教师导的传引作用;既要保持一定的知识量让学生学得饱,又要动静结合让学生学得好。为此我确定了以节点为轴,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教师引导学习为辅的复习策略。流程如下:课前1•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和任务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3•学生制作本课知识导图课中1.检查作业2.展示、讨论作业3.进一步追问

2、、拓展作业4.学习检测,查漏补缺课后个别解答根据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目的、影响和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纵观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三个知识块,都与封建政府实行的“抑商”政策紧密关联,所以以“抑商”为节点,将三个知识方块勾连起来:从“抑商”政策的制定者即统治阶级的角度出发,剖析巩固封建统治,必须要重农,为了重农必然要抑商一一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屏蔽了海外市场,客

3、观上起着抑商的作用一一抑商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将考试大纲的五项“考核目标与要求”有的放矢地设置在学生的小组合作任务中,先让学生做一做,议一议;课堂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改一改,由具体的历史事物到抽象的历史理解;最后通过“知识链接”再回到历史理解与历史事物的转承中。归纳法与演绎法交替使用。二、教学过程导入:古代中国社会经济主要由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构成,经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三者各自的特点。那么在古代中国,三者的社会地位相同吗?为什么?生:不同,农业地位高。因为古代中国属农业社会,农业自然占主导地位。设计意图:作为高考复

4、习课,不需太多铺垫,提出问题,直切主题,这样更符合文科学生高考复习的心理需求。任务一: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要重农和抑商?师:重农抑商政策为什么被后世大多数封建王朝所执行呢?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师生共同回忆、分析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特点,利用“板演”将知识逐次展开,通过权衡三种行业对统治的利与弊,导岀统治者为什么要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小组合作1(课前):材料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材料二“: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吕氏春秋•上农》分析实行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对第一则材料“民农则其产复

5、,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存在阅读障碍,需要教师提供解读指导。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农民阶级的特点,推导岀封建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和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任务二:统治者怎样重农和抑商?小组合作2(课前):材料一: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战国材料二: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战国材料三:“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稅以困辱之”。——汉材料四:“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

6、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稅。——明材料五: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清历朝对待农、工、商业的态度和政策态度推行的政策追问1: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体现“重农”和“抑商”?(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而入手。)追问2:尊农为本,贬商为末的做法,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知识拓展:观察下图,想一想,既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为什么在北宋的京城会出现如此繁华的商业景彖?小组讨论得出:对商业采取严格控制或是相对宽松的政策,取决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统治者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不同态度推断出统治者极可能采取的经

7、济政策,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实,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分析北宋都城商业繁荣的特例,培养学生的变异思维。任务三: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与“抑商”有何关联?小组合作3(课前):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式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清世祖实录》卷102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

8、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粵海关志》(1)根据材料归纳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