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等值线》

专题复习《等值线》

ID:42504677

大小:1014.0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6

专题复习《等值线》_第1页
专题复习《等值线》_第2页
专题复习《等值线》_第3页
专题复习《等值线》_第4页
专题复习《等值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等值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教案【专题要点】等值线知识点1、共性等值线的定义及类型1、定义:在地图上,某些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点的连线2、常见的等值线有哪些,举例等值线的一般规律1、数值相等组成的线2、相邻等值线Z间的滋值相等3、闭合(有的不闭合,是因图副所限)4、多不相交等值线的出题考查方向及解题思路:2、个性(-)等温线1、判断菜地的气温2、判断南北半球、海陆分布3、根据凸向判读季节4、分析疏密原因5、分析弯曲原因6、分析走向原因(二)等高线1、判断某地的海拔高度:2、判断坡度:3、判断地形:4

2、、判断气温:5、相对高度的计算:(三)等压线1、判断气压系统:高气压、低气压2、判断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3、判断风力:密集处风力人、稀疏处一小:同气压养异状况下陆地与海洋相比较谁大?4、分析天气变化:(四)等降水量线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人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別小2、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口沿海向内陆减少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用:密集,少FII稀疏。(4)③处等温线向南突出的主要原因【考纲要求】1.根据等高线

3、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河流流向,提出开发利用方案。2.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3.阅读等降水量线图,判断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索。4.根据等压线弯曲及封闭状况,判读气压场的分布特点,进而确定锋而的位置及天气状况。【知识网络】等值线的定义及类型等值线的一般规律等值线的考杳重点描述其数值变化、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并分析原因走向及含义疏密及含义弯曲及含义闭合及含义平直地形平坦疏坡度小向低值弯数值高中间低四周高盆地弯曲地形崎岖密坡度大向高值弯数值低中间高四周低高原等

4、值线的其它知识等温线等压线等潜水线1判读半球、海陆分布1判读高、低气床、脊、槽1定义:潜水海拔相等点的连线2判读洋流流向、性质2判读风向、风力人小2求潜水埋藏深度3根据凸向判读季节3判读天气状况3判读潜水流向4分析疏密原因4垂直风向上高、低气压4判读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5分析弯曲原因6分析走向原因【教法指引】等值线图的判读是髙考中命题的热点所在,等值线类型多样,图形变化多端,因此在备考复习中要重点掌握各种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典例精析】例1:读图分析回答:(1)这是南美洲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2)①处等温线

5、密集的主要原因是.(3)②处等温线向南突出的主要原因是_•是答案及解析:(1)1(2)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3)海拔低,气温高(4)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例2: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图8(1)在图屮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米°(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屮,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而图。(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三类,分別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柏•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

6、位置,用“〃”标注出。答案要点:(1)H位置见图,600-649(2)垂直坐标标注正确剖面线正确(参见图)例3: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0(2)若卩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0随着季节变化,当「卩天气系统消火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3)图1'I'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至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成因。答案要点:(

7、1)1012.5西北风(偏北风)(2)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西风带(3)由A至B降水主耍受西风气流影响,西端的山中有利于西风气流深入,的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由C至B,主要受东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由于海陆位査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來白太平洋的水汽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步减少例4:(06四川文综)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1-3题。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nJ能是A.2900

8、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