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

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

ID:42507630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6

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_第1页
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_第2页
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_第3页
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_第4页
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探究本文作者:李春发王彩风王博工作单位:天津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利益作为一种公共利益,不可能通过市场自发调节来获得最大收益。只能通过政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确保生态环境利益这类非经济形态的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长期共同受益。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系统。循环经济发展与建设的科学可比性和生态系统的跨国相似性,决定了各国循环经济法律具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木文根据我国的现状设计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循环经济立法体制[1]。一、循环经济立法体制的国内外立法现状1.国外立法现状在循环经济立

2、法方面,德国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86年德国制定《废物管理法》时,政府就强调要通过节省资源的工艺技术和可循环的包装系统把避免废物产生作为废物管理的首选日标。1991年,徳国首次按照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思路制定了《包装条例》,要求德国生产商和零售商对于用过的商品包装,首先要避免其产生,其次要对其回收利用,其口的是要大幅度减少包装废弃物填埋与焚烧的数量。1996年徳国又公布更为系统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从包装问题推广到所有的生产部门。这部新的废物管理法比以往更强烈地要求在生产中避免废物的产生,同时要求对已

3、产生的废物进行环境可以承受的利用。美国1965年于第一次将废弃物综合利用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1986年颁布了《资源保护回收法》,其中包括了循环利用的内容。2001年4月,日本开始实行8项循环经济法律,其中《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木法》作为母法,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则:/根据相关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原则,通过促进物质的循坏,减轻环境负荷,谋求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0[2]。此外,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制定了多部单项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3]。2•国内立法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环境资源法体系,在现有的

4、环境资源法中已经包含或体现了某些有关循环经济的内容。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002年,我国共颁布9部环境保护法律,11部资源法律,11部防止生态破外和自然灾害、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法律。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采用/循环经济0术语或明显可以归类于循环经济法的法律、法规或规章。2002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一部重要的循环经济立法。2004年9月,贵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循环经济专门法规。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综合调整循环经济的专门法律,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法在我国还处

5、于萌芽状态,但国家有关部门己经做出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制定《循环经济法》和单行法、逐步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计划[4]o二、基于生命周期的3R减量化原则在经济系统屮自然资本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Input),过程阶段(Throughput),输出阶段(Output)[5]。输入阶段是资源、能源输入到经济系统中,对其管理的目标是投入的最小化,以减小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过程阶段是资源能源在经济系统中被利用及循环利用的程度,对其管理的冃标是循环利用、阶梯利用的最大化,以最大化提高资源能源的生态效率;输出阶段是资源能源离开经济系统以各种

6、废物排放的形式重新回到自然环境中的过程,对莫管理的政策冃标是达标排放的最小化,使其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小化。按照以上思路,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的3R减量化原则(如图1):为了在输入阶段实现最小化的目标,需要利用减量化(Reduce)原则;为了实现过程阶段最大化目标,需要应用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原则;为了实现输出阶段排放的最小化需要应用减量化(Reduce)原则[6]。1.减量化(Reduce,输入阶段)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泄的牛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常常表

7、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此外,输入阶段减量化还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2•再使用(Reuse,过程阶段)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作用。这需要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來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再使用方法还耍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通过再利用,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3.资源化(Recycle,过程阶段)要求生产出來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

8、不可恢复的垃圾。再循环有两种情况,即废詁被循环用来产牛同种类型的新产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