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

ID:42512032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6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_第1页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_第2页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_第3页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_第4页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模拟试题1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实践2、矛盾3、社会形态4、商品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地理条件;B人口因素;C社会意识;D生产方式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

2、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社会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的社会状态。6、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C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7、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D是

3、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8、哲学基本问题是:()A关于人的本质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9、“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1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劳动发展史;B思想发展史;C阶级斗争史;D文化发展史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该题将不得分。每小题2

4、分,共20分)1、马克思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A李大钊的理论;B邓小平理论;C毛泽东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C利润率的提高;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3、运动是:()A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的存在方式;C与物质不可分;D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

5、孑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5、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是:()A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C对未来社会做了天才的设想;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6、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其表现有:()A科学技术已成为把牛产力各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重要因素;B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高;C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D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7、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

6、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是因为:()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B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认识是一个过程9、“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10、辩证的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是“扬弃”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在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2、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2、试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