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ID:42516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31

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产养殖学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影响的研究生活在海淡水中的各种硬骨鱼类,它们体内的渗透浓度比较接近和稳定。当外界生存环境的盐度变化较大时,鱼类为了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必须进行适当调整,此时鱼体的渗透压调节机能决定它们对水环境盐度的耐受性,会直接影响其正常生存、摄食和生长质量[1-2]。同时,鱼的种类、年龄以及应激因子的性质、应激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长短,其应激反应存在差异,严重时会产生不良反应,包括生长速度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发病甚至死亡等[3-6]。因此,盐度是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受到研究者的

2、重视和关注。幼鱼阶段属于鱼类生长的极其重要的环节,由于其机体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较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等因素影响,这使得有关鱼类幼鱼阶段对环境盐度的适应性研究成为重要研究对象之一。1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由于鱼类属于水生低等动物,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使得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能引起鱼体内血液变化的环境胁迫种类众多,其中包括了凡是能够引起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改变、鱼体营养供给不足以及有害微生物滋生等从而造成鱼体直接或间接损伤等一系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影响鱼体生存条件的水

3、温、盐度、pH等,引起鱼体机能失衡的食物溃乏、营养失调、不良药物和添加剂等[4,6,7],运输和捕获过程中产生的鱼体擦伤、氨氮胁迫、低氧胁迫、剧烈振荡等[8,9,10,11];生物因素则主要包括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和致病微生物侵害等,有研究表明种间竞争是养殖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它们之间产生的诸如领地行为、饵料及游泳空间争夺、相互攻击等可能会严重地影响了鱼体生长,成为鱼类生存的不稳定因素[12,13]。2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的生化组成可分为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两部分,前者包括血糖、血脂、血清蛋

4、白以及酶成分,后者主要由血液中的矿物离子构成。有机成分中的血糖作为鱼体内主要供能物质,其含量与鱼类代谢水平和营养状况直接相关。有研究表明[14],当鱼体处于不适生存环境时,在短时间内血液中所测得的血糖含量相对较高,这可能由于基础代谢水平升高所致,高代谢水平势必需要消耗更多的血糖,如处于低盐或者低pH水体中的鲤鱼其体内血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然而,长时间环境胁迫则可能引起鱼体因血糖利用过度而造成的营养溃乏,研究表明,在饥饿胁迫下鱼体内血糖含量均会出现下降,但是血糖的降低程度则因鱼体的耐饥饿能力状况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

5、血糖下降过程中,鱼体本身存在着糖异生作用增强,这起到了维持血液内的血糖含量平衡作用,使得鱼体内血糖含量大都呈现出前期快速下降,后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甚至略有上升,如异原银鲫[15]、胡子鲇[16]、哲罗鱼[17]等。除血糖外,血脂和血清蛋白也是血液中的重要供能物质。因此,当血糖含量不足时,它们也会被鱼体利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而且被利用顺序也可能不同,例如胡子鲇在饥饿时先利用血糖,其次是血脂,最后才是血清蛋白。相比有机成分,血液中矿物离子在环境胁迫条件下,其敏感程度较差,加之矿物离子的正常范围广,因此在

6、环境胁迫后仍具较强的稳定性,与正常值的差异不明显。余祖功等[18]研究认为大豆黄酮对奥利罗非鱼血液指标中的血钙不产生影响;高明辉[19]和Woo[20]得出亚硝酸盐使异原银鲫、尖吻鲈血浆中Na+的水平略有上升,但不产生显著影响。3环境因子对海水鱼类消化酶的影响至今,国外内许多学者对多种经济鱼类幼鱼包括真鲷、褐牙鲆、罗非鱼、黄鳍鲷、卡拉白鱼和美国红鱼等进行了研究[21-24],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盐度对幼鱼的生长、耐受能力、渗透生理、消化生理以及能量代谢等影响方面。陈品健等比较了多种主要消化酶在真鲷幼鱼体内随着海水盐度

7、的变化情况,得出盐度对消化酶尤其是淀粉酶和脂肪酶影响较大,两种消化酶均在盐度25时其相应酶活力达到最高值;潘鲁青等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酶活力的变化,得出盐度变化后,褐牙鲆血浆渗透压、鳃丝ATP酶活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而增大,并根据变化规律得到其等渗点盐度;姜志强研究了不同盐度下牙鲆和美国红鱼幼鱼的存活、生长、摄食和耗氧率的影响,认为两种鱼类对环境盐度适应性广,且在适宜生存盐度条件鱼体耗氧率

8、和排氨率较低,对饲料的有效转化率高,有利于鱼类的正常摄食和生长。4研究展望日本黄姑鱼俗称黑毛鲿,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25-26],为黄姑鱼种中的大型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和日本南部海域[27]。它具有抗病力强、生长迅速快、养殖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是近海理想的增养殖新品种。国内外对日本黄姑鱼的主要集中于养殖试验、育苗技术、胚胎发育和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