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ID:42518599

大小: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6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百强校】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一)历史试題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总计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这儿种体现于西周实行的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井田制2、王国维说:“兄弟Z亲本不如父子,而兄Z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Z事”“夫舍弟而传了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市來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兄终弟及”的王位

2、继承制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3、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冇“宝玉抢读贾环四不像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Z弟)为妾室所生,是异父同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有天壤Z别。从传统的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索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4、“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宗法制度B.采取了分封制度C.实行了郡县制D.推疔了郡国并行制5、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

3、成另一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耍原因是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C.监察制度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6、战国时期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7、秦朝时期的军国人事,一般先以丞相、御史人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C.君权遭到了弱化D.君主专

4、制造成了决策失误有所减少8、“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9、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Z拎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Z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Z奠定。该吋期指的是A.商周吋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吋期10、“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

5、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A.中朝制度B.郡国并行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而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皐权顶峰12、有史书记载菜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LI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Z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屮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A.中

6、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坏节分工设立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D.职能分工明确H.国家政务各冇侧重13、“他们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其至安直文职官员來监管军队。”宋朝统治者的上述做法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14、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A.皇权被削

7、弱B.相权得到加强C.屮书省独揽大权D.小书省职能专一15、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姓名2官职a出身卫萧何3相国4樊哙3左丞相:狗屠2灌婴2太尉P布贩3岀现这种现象与哪利i制度有关A.世卿世禄制B.军功授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16、程犬相说到,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來,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共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B.考生知识局限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17、苏东坡

8、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总结的理解,其屮不正确的是A.夏商周吋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B.“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Z途径C.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來自地方郡县长官D.古代选官制度人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