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原理复习笔记

宗教学原理复习笔记

ID:42518822

大小:6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16

宗教学原理复习笔记_第1页
宗教学原理复习笔记_第2页
宗教学原理复习笔记_第3页
宗教学原理复习笔记_第4页
宗教学原理复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宗教学原理复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宗教学原理复习重点宗教的定义:恩格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吕大吉的宗教定义: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这些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的内在因素;一类是宗教的外在因素。宗教的内在因素有两部分:1・宗教的观念或思想;2•宗教的感情或体验。宗教的外在因素也有两部分:1•宗教的行为或活动;2•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是统一的宗教意识的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

2、宗教意识又必然外化为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所以,构成宗教的内外两类因素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伴生、相互制约的。)一、印度教四种性:四种姓的阶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即僧侣、武士、庶民、贱民四种姓。它们构成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基础。2梵我合一:从神灵观来说,发挥了梵我同一思想,把梵具体化为三位一体的三位大神:梵天、毗湿奴、湿婆。梵我合一:来源于古印度奥义书,梵是世界主宰,世界万物和个人灵魂。“我”是梵的显现,诸神是梵的具体化或人格化。“梵”作为世界的最高实在,一切事物的主宰,和作为人的主体的阿特曼(灵魂,我)结合并相等同建立了“梵我一如”的原理

3、,其意为:作为外在的,宇宙的终极原因的梵利作为内在的、人的本质或灵魂的阿特曼在本性上是同一的。3、四目的:宣称人生有四个目的:一是利,二是欲,三是法,宗教学原理复习重点宗教的定义:恩格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吕大吉的宗教定义: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这些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的内在因素;一类是宗教的外在因素。宗教的内在因素有两部分:1・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4、2•宗教的感情或体验。宗教的外在因素也有两部分:1•宗教的行为或活动;2•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是统一的宗教意识的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宗教意识又必然外化为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所以,构成宗教的内外两类因素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伴生、相互制约的。)一、印度教四种性:四种姓的阶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即僧侣、武士、庶民、贱民四种姓。它们构成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基础。2梵我合一:从神灵观来说,发挥了梵我同一思想,把梵具体化为三位一体的三位大神:梵天、毗湿奴、湿婆。梵我合一:来源于古印度奥义书,梵是世界主宰,世界万物和个人灵魂。“我”

5、是梵的显现,诸神是梵的具体化或人格化。“梵”作为世界的最高实在,一切事物的主宰,和作为人的主体的阿特曼(灵魂,我)结合并相等同建立了“梵我一如”的原理,其意为:作为外在的,宇宙的终极原因的梵利作为内在的、人的本质或灵魂的阿特曼在本性上是同一的。3、四目的:宣称人生有四个目的:一是利,二是欲,三是法,四是解脱。解脱是人生最高和最终的目标,前三项是为达到最高目标的阶段,因此印度教有重视现实的利欲和物质亨受的一面。4、四行期:一个人的一生划分为四个阶段(四行期):年期,拜师求学,勤学苦读,特别是学宗教经典和祭法。是为梵行期。二、成年时期,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供神祀祖,

6、是为“家住期”三、俗务和家事完成以后,离开家庭进入森林修行习定,悟道求真,是为“林栖期”。四、晚年时期托钵修行,云游岩化,作为“圣者”而终此一生。这个时期称为“遁世期”。5派另IJ:印度教的主要派别:印度教众神之中最重要的是三大主神:创造神梵天(Brahma)>保护神毗湿奴、破坏神湿婆。并由此构成了印度教不同的派别。后梵天地位下降,而其他上升,产生印度教中两大主要派别:毗湿奴派和湿婆派,加上性力派,即为印度教三大派。6、经典:印度教的主要经典: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三大圣典:《吠陀》、《奥义书》和《薄伽梵歌》。7、基本教义:(1)信仰多神崇拜的

7、主神论。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2)种姓分立。教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这充分体现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会化的特征。(3)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4)祭祀万能与崇尚苦行。(5)承认吠陀的权威。二佛教1、简介:佛教是以“佛”为最高教主,以佛崇拜为基本特征的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语Buddha的咅译,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创始人是释迦牟尼。2、三宝:“初转法轮”意味着构成佛教的三个重要因素,即所谓佛、法、僧“三宝”皆已具备,这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创立的标志。3、发展阶段:1:原始佛教,从公元前6世

8、纪中叶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