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同步练习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同步练习

ID:42523384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6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同步练习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同步练习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同步练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风筝》同步练习2一、课前预学:1、风筝大概是同学们很喜欢的物件。不仅仅喜欢风筝的多姿多彩的形状,更喜欢的是飞翔的风筝下那颗快乐的心。可是,风筝给本文作者带来的却是并不美好的回忆。归纳一下,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同学们在阅读中的难点大概不少。没关系,把你想弄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自己先琢磨琢磨。再不懂的可以在上课时跟同学们讨论交流:二、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嫌恶()瑟缩()什物()苦心孤诣()宽恕()丫杈()惊惶()huǎng()然大悟mú()样nüè()杀jué

2、()别伶dīng()2、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划线,将正确地字写在括号内。A、绝别笑柄尘封惊慌失措()B、什物糊涂宽怒苦心孤旨()C、肃杀虐杀点辍恍然大悟()D、吐雷堕落惩罚毫不忆及()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虽然、不但、尽管)不爱,()(并且、可是、尤其)嫌恶他,()(因为、由于)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2)我即刻伸手()(打、扯、抓)断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抛、掷)在地,()(踏、跺)扁了。(3)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在这天空中()(荡开、荡漾、散开)了。三、

3、阅读演练:1、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段末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悲哀”是因为,这句话是结构上的作用是。(2)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答:(3)“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答:(4)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答:(5)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6)作者最后送给弟弟风筝并同弟弟一起放风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

4、神?答:(7)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答:(8)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答:2、阅读9——12自然段,回答问题(1)“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为什么会这样呢?(2)关于“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一句的理解是(3)为什么作者对于小兄弟的回答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4)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5)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

5、把握的悲哀?(6)“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意思是,“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而且指。(7)“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四、拓展提升:正像课文导读中所说的:“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这个有些沉重的故事,是否勾起了你一些回忆?引发了你的思索?不妨把你的感受和经历写下来,它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值得珍藏的回忆和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