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其实是好事

疼痛其实是好事

ID:42536232

大小:82.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7

疼痛其实是好事_第1页
疼痛其实是好事_第2页
疼痛其实是好事_第3页
疼痛其实是好事_第4页
资源描述:

《疼痛其实是好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疼痛其实是好事   没有人喜欢疼痛,因为它实在是太难受了。无数人都是在生病后,感受到病痛的折磨,才开始感慨,无病无痛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疼痛并不都是“坏东西”,它的初衷可能是要“保护”你;而在所有疼痛里,又属“夜间痛”最为危险,你信吗?每年10月的第三周,是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确定的“中国镇痛周”,而周一更是“世界疼痛日”。   真相1:疼痛的“初衷”是保护你?  对于疼痛,人人都恨不得能将其完全丢掉,所有疼痛科医生的目标,也都是让自己的患者能告别疼痛,轻松生活。但如果真从疼痛的“最初

2、”来论,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为了保护人类而产生的。疼痛跟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一样,是人类的第5大生命体征。而它对于人体来说也有自己的独特作用,那就是“预警”,甚至是“保护”。“疼痛其实是身体的警告,它首先是要告诉你,你的身体出现问题,甚至遭遇了严重危险,需要尽快就医。比如心绞痛,其实是在第一时间提醒你,你要尽快吃药、就医,你的身体已经出问题了。”再比如你的脚扭了一下,受伤了。此时疼痛不仅再提醒你就医,还限制了你的行动,这其实也是一种对机体的保护。免得你带伤继续乱跑,结果伤上加伤。  不过,这种保护预警机制

3、在急性疼痛上体现得更明显,而当疼痛超过一定的程度和时间后,它一定会给患者带来身心双方的巨大创伤。因此只要有疼痛就该就医,不仅治疗疾病,还要治疗疼痛。   真相2:“夜间痛”是最凶险的疼痛?  疼痛分类有很多种,有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有外伤引起的疼痛,也有内科疾病带来的疼痛; 有伤害感受性疼痛,也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而在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疼痛里,有一种疼痛让疼痛科医生特别警觉。这就是夜间疼痛,特别是夜间静息痛。通俗来说白天你跑来跑去,疼痛感觉并不明显;而当你夜里躺着不动的时候,疼痛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

4、。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这种疼痛,那么请千万一定要尽快就医。因为这种疼痛背后可能隐藏了一个很可怕的秘密:肿瘤。 癌痛(肿瘤疼痛)无疑是各位疼痛中极为严重的一种。首先,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患者延误越久,生存机会就越小;其次,肿瘤疼痛本身也非常严重,许多肿瘤患者到最后因为疼痛太过剧烈,无法睡眠,无法进食,甚至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意愿——因为实在太痛苦了,而它的治疗也并不轻松。  关于要如何及早发现肿瘤,这话题有点大。不过程志祥提醒,总在夜间发生的静息痛,却很容易和恶性肿瘤挂钩。因为许多常见疼痛都表现为活

5、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 而肿瘤引起的疼痛却以夜间痛更明显,甚至比白天更重,而且休息并不能缓解疼痛。这或许是因为,肿瘤引起的疼痛一直都在,在最初疼痛并不那么强烈时,白天我们忙于其他事务、注意力分散,所以可能不会太注意它;而夜间我们精神集中,疼痛感觉反而更清晰、突出。  因此,虽然不是每个夜间疼痛患者都一定是肿瘤患者,但如果你持续受到不明原因的夜间痛困扰,那么的确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一个高危警报。如果在持续加重的夜间静息痛之外,还伴随比如出血、消瘦等症状,那么请务必尽快去医院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真相

6、3:好好睡一觉也能减轻疼痛?  疼痛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听过“疼得走不了路”、“疼得吃不下饭”、“疼得睡不着觉”等等,而这其中“疼得睡不着觉”可能是特别需要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  这不仅仅是因为“睡不着觉”会让人疲倦、沮丧,而是有最新研究显示,好好睡一觉本身对于疼痛来说,也有“治愈”效果。相反,睡不好本身则可能会引起甚至加重疼痛。 大多数老年人去就医往往都是因为身体疼痛难忍,超过80%的老年人都会出现肌肉、骨骼或神经疼痛症状,这些症状日夜折磨着他们,疼痛部位的功能下降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国外研究发现

7、,睡眠质量差是疼痛的主要诱发因子,如果患者睡眠不足、焦虑程度高,那么更会大大增加疼痛病的发作。相反,也有研究显示,只要得到了良好的睡眠,患者的身体也会更加活跃,疼痛感也会进一步减轻。  “这其实也可以算是疼痛三联征。”在疼痛患者身上,疼痛、睡眠、情绪是环环相扣的。“人们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又疼痛又焦虑,那么自然睡不好;或者一个人疼得夜夜无法入眠,那么疼痛和疲劳也会影响到他的情绪。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睡眠不足、情绪焦虑,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当事人的‘痛感’。”  虽然疼痛也是人体一大生命体征,但和呼吸、脉

8、搏等不一样,它没有一个客观检测结果,而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一种疼痛是否强烈,除了疼痛本身的因素外,还和当事人是否“耐痛”有关,而后者被医学上称之为疼痛阈值和疼痛敏感度。  比如遭遇同样的创伤,疼痛阈值低、敏感度高的人会马上疼得大哭大叫,甚至痛苦到发生休克; 但如果疼痛阈值高、敏感度低的人,或许就觉得“咬咬牙还能忍得住”,神志依然清晰。  不过,一个人的阈值和敏感度,并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如果一个人在得到良好休息、情绪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