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角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角测试题

ID:42537120

大小:201.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7

七年级数学角测试题_第1页
七年级数学角测试题_第2页
七年级数学角测试题_第3页
七年级数学角测试题_第4页
七年级数学角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角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填空:(1)图中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为;(2)写出以B为顶点的角为:(3)写出以D为顶点的角为(小于平角的角)。例2・如图所示,在直线AB±有一点O,作射线OC、OD、OE、OF,则图屮共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例3・(1)计算:180°—(48°39’40"+67°41’35")=;(2)(2008年玉林、防城港)比较大小:晋度33.3°;(3)(2007年中山)由2点15分到2点30分,时钟的分针转过的角度是。例4・(1)(2008年黔东南州)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Ao150°Bo90°Co60°Do30°(2

2、)(2008年青海)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折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则ZAOC+ZDOB=o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从点0出发有五条射线,可以组成的角的个数是()A.4B.7C.8D.102.钟表上的时间指示为两点半,这时时针和分针Z间形成的(小于平角)角的度数是()A.120°B.150°C.105°D.90°3.已知射线OA、OB,能判定OC是ZAOB的平分线的是()A.ZAOC=ZBOCB.ZAOB=2ZAOCC.ZBOC=

3、ZAOBD.A、B、C都能5.(2007年广州)小明由A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10米到达B点,再由B点向东南方向走10米到达C点,则正

4、确的是()A.ZABC=22.5°B.ZABC=45°C.ZABC=67.5°D.ZABC=135°*6•如图所示,射线OB、OC将ZAOD分成三部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ZAOB=ZCOD,那么ZAOC=ZBODB.如果ZAOB>ZCOD,那么ZAOOZBODC.如果ZAOBZ2B.Z1=Z2C.ZKZ2D.不确定二•填空题1.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可以把这个角分成两个角,如果,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1

5、.(2008年青海)若角a的余角与角«的补角的和是平角,则角a=。*6.如图所示,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角。(1)ZADB=++o(2)ZADB-ZADC=。(3)ZADE+=180°o(4)ZBDE-=ZCDEO三.解答题1.将下列各角用度、分、秒表示岀来。(1)32.48°(2)75.5°(3)(吉)°2•如图所示,OA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下列方向的射线。(1)南偏东25°;(2)北偏西60°o南*3.已知: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C平分ZAOB,ZBOD=60°。求:(1)ZAOC;(2)ZCOD的度数。2**4.已知ZQ的

6、补角是一个锐角,有3人在计算gZa时答案分别是32°,87°,58°,其屮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求Za的度数。13.如图6所示,直线AB上一点0,任意画射线0C,已知0D、0E分别是ZAOC、ZB0C的角平分线,求ZD0E的度数.13.如图3-4-5所示,已知ZB0D-2ZA0B,0C是ZB0D的平分线,试表示出图屮相等的角.13.如图所示,已知ZAOB二165°,ZA0C=ZB0D=90°,求ZCOD.01.(1)如图所示,ON是ZB0C的平分线,0M是ZA0C的平分线,如果ZA0C=28°,ZB0C=42°,那么ZM0N是多少度?(1)如果ZA0B的大小保持与上图相

7、同,而射线0C在ZA0B的内部绕点0转动,那么射线OM、ON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2)ZM0N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说岀其度数,如果变化,请说岀变化范围.2.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但少20°,求这个角的大小.7.如图所示,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度.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0,则ZA0C+ZD0B的度数为015•下列四个图中,能用Zl、ZAOB、Z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的是(ABCBD18、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A.南偏东60°B.南偏西60°C・南偏东30°D.南偏西30°(25)有一张地图,有A、B、C三地,但地图被墨迹污染,

8、C地具体位置看不清楚了,但知道C地在A地的北偏东30°,在B地的南偏东45°,你能帮他确定C地的位置吗?(26)一个角的余角是这个角的补角的三分之一,求这个角。(28)・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ZAOD,ZFOC=90°,Zl=40°,求Z2与Z3的度数。,OM平分ZAOC,ON平分ZBOC,求ZMON的度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