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规范操作技术交底(正确)

电焊工规范操作技术交底(正确)

ID:42538111

大小:35.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7

电焊工规范操作技术交底(正确)_第1页
电焊工规范操作技术交底(正确)_第2页
电焊工规范操作技术交底(正确)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焊工规范操作技术交底(正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徐客运专线指挥部第三分部编号:工程名称虞城特大桥工程部位钢筋加工及焊接施工里程DK219+355.945~DK230+599.785主要内容电焊工规范操作技术交底交底内容:1.电焊工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2.作业前应检查焊机、线路、焊机外壳保护接零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3.焊接铜、铝、锌等铝合金金属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作业。在有害介质场所进行焊接时,应采取防毒措施,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4.作业应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需系安全带。5.施焊地点潮湿,焊工应在干燥的绝缘板

2、或橡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应定期检查绝缘鞋的绝缘情况。6.焊接曾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时,应根据介质性质进行多次置换及清洗,并打开所有孔口,经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7.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并在施焊部位配备灭火器材。8.焊接时临时接地线头严禁浮搭,必须牢固、压紧,用胶布包严。9.在密封容器内施焊时,应采取通风措施。严禁向容器内输氧气。乙炔发生器必须设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间歇作业时焊工应到外面休息。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焊件隔离。焊接时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抢救方法。10.工作

3、中遇到下列情况应切断电源:改变电焊机接头;移动二次线;移动工作地点;检修电焊机;暂停焊接作业。11.严禁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域内、运行中的压力管道和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内以及受力构件上焊接和切割,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12.焊接时二次线必须双接到位,严禁使用其他金属物作二次线回路。13.氧气瓶、气压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14.乙炔发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头,不得采用紫铜制作。15、压力表及安全阀应定期校验。16、乙炔容器不得放置在电线的正下方,与氧气瓶间距不得小于5m,乙炔、氧气瓶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m。检验是否漏气,要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17

4、、氧气瓶应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并防止曝晒。冻结后应用热水加热,不准用火烤。18、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冻结后,应用热水或蒸汽加热,不准用火烤。19、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焊枪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20.焊接电缆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21.清除焊渣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焊条头应集中堆放。22.高处作业时,必需符合下列要求:与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m;必须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并系在可靠的构件上;必须在作业点正下方5m处设置护栏,并设

5、专人值守。必须清除作业点下方区域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使用盔式面罩。焊接电缆应绑紧在固定处,严禁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作业;必须在稳固的平台上作业。焊机必须放置平稳、牢固,设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23.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不得碾轧焊把线。应采取防止焊把线被利器损伤的措施。24.雷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25.作业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作业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交底人复核人接底人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