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卷

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卷

ID:42541807

大小:438.0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17

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卷_第1页
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卷_第2页
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卷_第3页
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卷_第4页
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12氮及其化合物-、选择题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U.科][初的權号)分解Ut亚®蔵场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2.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B.钱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C.常温下铁、铝不与浓硝酸反应D.NO可用排水法收集,NO?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加

2、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2N02―2NO+2O,②2NO+O2—2NO2,③O+O?―03o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生成物叙述正确的是()A.NO?起催化剂作用B.NO起催化剂作用C.NO?只起氧化剂作用D.03与02为同分异构体2.NO?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0,8NH3+6NO2=7X+12H2O<>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NaNCh、N2B・HNO2>N2C.NO、HNO3D.N2>N2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

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必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VAC.ImoI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也D.标准状况下,2.24LCCU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镀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有NH3—B.加热可除去NH4C1'I1的少量NaHCO3C・在盛有硫酸亚铁^[(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屮,滴加少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B.鞍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

4、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NO2:4-2H2OC・1.0molLT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SO;-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f+Cu2+5.已知FeS2与某浓度的HNO3反应时生成Fe(NO3)3、H2SO4和某单一的还原产物,若FeS?和参与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A.NO?B.NOC.N2OD.NH4NO3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

5、种,将100m匚甲气体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B.C.NH3、NO”CO7D.甲剩余气体卜8()mL

6、足愀Na2O2足畝、浓皈松禺>Hnh3>no、co2NO、CO”2.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o向其中加入2.56gCu粉,待充分反应后(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Ci?+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5mol/LB.0.3mol/LA.0.225mol/LD.无法计算2.三支体积相等的试管分

7、别充满相同状态下气体:①氨气;②体积比为4:1的NO?和02气体;③NO?气体;将他们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液面恒定后(假设试管内液体不扩散),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①和③试管内溶液的•体积不等,溶质的物一质的量浓度也不相等B.因为它们都可溶于水,所以液面都上升到试管顶部C.三支试管屮,试管②中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D.试管②和试管③中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3.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断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Cb、SO?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加热分别盛有氯化钱和碘的两支试管,试管底部固体均减少,说明二者均发

8、生升华C.Fe与稀HNO3溶液、稀H2SO4液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c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1、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3.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0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Ch、分离NaHCCh、干燥NaHCOs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NHjClA.制収奴气co2NFb和金盐的饱和涿液B.制取NaHCO3C・分离NaHCO3D.I••燥NaHCQ1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H的的是()co2NaOH浓溶液水A.图1:少量氨气的尾气吸收装置B.

9、图2: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C.图3:制备和收集氨气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