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ID:42544060

大小:5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7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_第1页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_第2页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_第3页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_第4页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1讲 种群和群落 考纲要求三年考情命题趋势1.种群的特征Ⅰ2013浙江、全国Ⅰ、重庆 2012全国新课标、安徽 2011北京、江苏1.趋势分析:(1)多以曲线和表格为媒介考查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增长规律。(2)结合实例考查群落结构与演替。2.备考指南:(1)构建种群特征概念模型、数量增长模型和生物和生物种间关系模型加深理解相关知识。(2)比较法记忆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群落的两种结构和两种演替类型。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2013江苏、山东 2012山东2011浙江、海南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013江苏、全国Ⅱ、福建、天津、海南

2、 2012全国新课标、福建、广东 2011全国新课标、江苏4.群落的演替Ⅰ2013福建、江苏、四川 2011安徽、海南,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拓展] K值的表示方法(A、B、C、D对应的种群数量即为K值,A′、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1.种群特征关系图解2.解读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1)概念差异:①增长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有个体数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增长率=(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②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增长速率=(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时间。(2)图像解

3、读:①“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解读:“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加的。②“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解读:“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增长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其中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生物群落结构分析(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①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②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4、(2)几个特例:①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认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②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范畴。③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植物群落的这种结构应该属于水平结构。2.群落演替(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发生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

5、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1.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2013浙江,4B)(  )2.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2012全国大纲,4D)(  )3.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2013四川,6C)(  )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2011全国大纲,4D)(  )5.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2011海南,24C)(  )6.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2011

6、安徽,6C)(  )7.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2010全国Ⅱ,3B)(  )8.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2009广东,15B)(  )9.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和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都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2009广东,11BD)(  )10.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种间竞争实例(2009全国Ⅱ,5D)(  )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三年考情命题趋势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013全国大纲、广东、安徽 2012浙江 2011全

7、国新课标、海南1.趋势分析:(1)常结合食物网和食物链,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考查,其中能量流动图解分析与计算是重点。(2)常考查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等的原因与防治措施。2.备考指南:(1)采用列表比较法从形式、特点、范围、联系等方面比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列表比较法理解几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防治。(2)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态农业实例分析生态原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结合点。(3)运用实例分析法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2013全国Ⅱ、安徽 2012北京

8、、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海南 2011全国新课标、天津、山东、福建、广东、安徽、海南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2013四川 2012山东、安徽 2011安徽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2013全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