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风筝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风筝

ID:42545170

大小:16.7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7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风筝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风筝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风筝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风筝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风筝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 风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风筝》教学设计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学校丁彦清教材分析:《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与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

2、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设计理念: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说,爱说,想说。  2、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  3、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

3、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教学方法:  搜集资料、创设情境、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1、课前进行一次放风筝比赛。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3、幻灯片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分解目标:  1、联系生活,抓住动作和心情说出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情境再现  1、回忆放风筝的情景。  同学们,上星期我们举行了一次放风筝比赛,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放的?其中还发生了哪些有趣或难忘的事情?(重

4、点引导他们说动作和当时的心情)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为学习课文、体会情感奠定基础。】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感受与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

5、长总结概括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三、 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思考: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4、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

6、读的。  (3)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4)有相同经历感受的同学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再回到课文,他们有朗读的欲望,乐于表现自己。】  四、 课堂练习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分解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2、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

7、自然段,女同学倾听,比比谁更认真。  (2)通过朗读和倾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谁能用“憧憬”说一句话。  <2>“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用换词法“仍然”,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4)感情朗读,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孩子。(指导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引导

8、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2)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托、牵、跑、叫)  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