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班政治哲学周考卷(一)

高二文科班政治哲学周考卷(一)

ID:42551314

大小:93.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7

高二文科班政治哲学周考卷(一)_第1页
高二文科班政治哲学周考卷(一)_第2页
高二文科班政治哲学周考卷(一)_第3页
高二文科班政治哲学周考卷(一)_第4页
高二文科班政治哲学周考卷(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文科班政治哲学周考卷(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文科班政治周考卷(一)(考试时间:40分钟,L-a.i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给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

2、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耍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

3、.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H”o世界哲学H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2年发起的,目的是鼓励世界各国与其他民族分享他们的哲学传统,提高青少年对哲学的兴趣,激发人们对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下列关于哲学的表述,止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是对白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岀了“慢生活”理念,一

4、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6•“以往的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这句话名言旨在说明()A.以往的一切哲学都脱离实践的主观想象B.只有解释了世界,才会更好地改造世界C.离开了改造世界,解释世界没有意义D.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7.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对这句话理解止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

5、世界之内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木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

6、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10、“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11、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D.一元论与二元论12、阿杜的

7、《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13、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两者的主张分别属于()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可知论不可知论C.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D.辩证法形而上学14、“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8、”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面对半轮太阳,公鸡如是说15、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有天。”孟子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