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2模试题(题和答题卡)

初三物理2模试题(题和答题卡)

ID:42555197

大小:508.9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7

初三物理2模试题(题和答题卡)_第1页
初三物理2模试题(题和答题卡)_第2页
初三物理2模试题(题和答题卡)_第3页
初三物理2模试题(题和答题卡)_第4页
初三物理2模试题(题和答题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2模试题(题和答题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卷类型:A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卷)(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BYZ2018.5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九年级物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1.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在冰雪路而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僧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対平衡力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D.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

2、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儿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十分钟B.图屮A、B两点温度相同,试管里物体的内能不相同C.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持续加热,试管里的水也能沸腾D.装冰的试管放在装水的烧杯里加热,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甲A.乙丙图甲中,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小传播B.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会发生振动,这个现彖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图丙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B超检查身体是次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4.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A.通过

3、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O°C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而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先增大后减小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D.杯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将一圆柱形木块用细线拴在容器底部,容器中开始没有水,往容器小逐渐加水至如图甲所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由图像乙图乙得出的以下信息正确的只有()①木块的重力为10N②木块的体积为lX10_3m

4、3③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为6N④木块的密度为0.6X103kg/m3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7.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5N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8.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Q1A”,灯泡标有“2.5V1.2

5、5W”的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路屮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0.5A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Q〜10QC.灯泡的最大功率是2.25W五、填空与作图题(共8小题,计19分)D.电路的最小功率是1.35W24.(3分)如图,2017年6月26日,被称为“最新版中国高铁”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亮相。它车头采用全新流线型,这是为7;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电磁波/超声波/次声波)传输信号;车厢内座椅旁都安装了插座,方便旅客充电的需求,这些插座之I'可的连接方式是25.(3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某企业制造的无

6、人机(四轴E行器),搭载了一台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在感光晶片上,感光芯片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它是由(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拍摄景物时能在感光芯片上形成景物倒立、的实像。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须(选“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血。25.(3分)如图所示,利用金属块和细线,使重为4N的木块浸没水中且保持静止状态,木块此时排开水的重力为8N,则此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二N,木块受到的合力为N,木块的密度为Kg/m326.(2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板AB的长度L二4m,中央支于支架0上,A、B端分别用细绳

7、AD、BC系于天花板上,木板AB水平时,绳AD、BC刚好绷直,且AD绳竖直,BC绳与板AB成30°角,已知细绳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360N,现有重为300N的小孩,从0点出发。(1)如果沿OA方向向A端缓慢行走,当小孩行走到距离0点1.5米的E点时,AD绳上的拉力是N(2)如果沿0B方向向B端缓慢行走,在保证细绳不被拉断的情况下,小孩向右行走的最大距离是m27.(2分)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