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ID:42556957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7

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济麦22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济麦2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济麦2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品系935024为母本、935106为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的超高产、广适、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山东省晶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2010年在安徽省认定,并于2009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安徽皖垦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该品种安徽生产与经营权。1特征特性济麦22属半冬性,中

2、晚熟品利蔦幼苗半匍匐,分篥成穗率高。旗叶深绿、上举,抽穗后茎叶有蜡质层;株高72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弹性强,抗倒伏;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商品性好;2005年和2006年黄淮北片水地组区试中,平均穗数600万穗/hm2,穗粒数36粒,千粒重40g,产量三要素协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为,免疫至中抗白粉病,中抗条锈病[1];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实验室鉴定,济麦22是黄淮麦区主推品种屮少有的抗小麦吸浆虫的品种。2高产栽培技术2.1培肥地力依

3、靠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培肥地力。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具有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作用,而且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丰富土壤生物种群,加速土壤-作物之间的营养转移[2]o2009年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济麦22实打验收产量1184&5kg/hm2的山块一直采用秸秆还山、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肥的方法培肥地力。该地块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6%,全氮0.12%>水解氮130.43mg/kg>速效磷42.15mg/kg>速效钾129.5mg/kg.速效硫16mg/

4、kg,这是创建超高产小麦的地力基础。2.2高质量播种选用2.5%适乐时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用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害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用药量按单独使用的剂量,播种量适当加大10%〜15%。小麦的播种适期,一般是指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降到15〜18°C时为宜。济麦22属半冬性品种,其适宜播期为10月10—20日[3]。在适期播种情况下,适宜的基本苗为210万〜240万

5、根/hm2o济麦22属多穗型品种,分篥成穗率高,在整地质量较好的条件下播量105-120kg/hm2较为适宜。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播种,既易控制播种量,节省种子,又可保证播种深浅一致、下种均匀,减少缺苗断垄现象。小麦适宜的播种深度一般为3~5cm,播后浇水水地块宜浅,一般2cm左右。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播深一致,播行端正,覆土严实。播后镇压是保障苗全、苗齐、苗壮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可以压碎坷垃,弥补裂缝,还能有效地减少冬季土表水分蒸发,起到保埔增温的作用。小麦越冬期间受旱寒危害重的麦田很大部分是

6、因土地整得过松、播后镇压不到位所致。2.3科学施肥传统的施肥方法是基施化肥用量过大,由于小麦苗期生长量小,需肥量少,加上漫长的冬季,使大量的氮素挥发、淋溶,造成化肥浪费,增加成本,加重了环境污染。为提高肥料利用率,按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及中量、微量元素配合,基肥与追肥结合的原则。注重平衡施肥做到前期足肥促早发,氮肥后移。中、低田应将氮肥的50%,有机肥、磷、钾和锌肥的全部作底肥,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再追施50%氮肥;高产山应将有机肥、磷肥和锌肥的全部,30%〜50%的氮肥和50%钾肥施作

7、底肥,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50%〜70%氮肥和50%钾肥。在籽粒乳熟中期叶血喷施叶面肥,可延缓叶片衰老。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kg/hm2加尿素7.5kg/hm2对水750kg喷雾,可以提高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并具有预防干热风的作用。为了简化操作,喷施叶面肥可与防治病虫害同步进行。如用40%多菌灵乳剂750〜1200mL/hm2>50%辛硫磷乳油750〜1125mL/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加尿素7.5kg/hm2对水750kg配成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可同时起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

8、等“一喷三防”效果。2.4合理浇水小麦出苗后,若土壤境情适宜,尽量不浇水,要以蹲苗为主,以促根系下扎,防止地上部旺长。冬前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才可以浇水,以保证小麦止常生长。越冬前,要浇好越冬水,以平抑地温急剧变化,防止小麦冬季冻害。小麦返青后,若土壤埔情适宜,要尽量推迟浇水时间,高产田可以在拔节期或拔节后3~5d结合追肥浇水。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需要浇好孕穗水,若小麦孕穗期墻情较好,可推迟至开花期浇水。灌浆期需水量大,应根据降水和土壤境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