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ID:42563283

大小:675.51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9-17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课时2课题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2课时课型新教学目的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学习水平实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教具实验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

2、实验法教学内容及过程导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展示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提出问题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回答。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小组交流〖提示〗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2.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

3、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展示与精讲孟德尔的初步介绍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

4、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讲述: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的回答,讲述豌豆的结

5、构特点: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讲述:结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讲述〗利用挂图让学生比思考边讲解。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

6、或♂)(♂或♀)F1:高茎豌豆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787:2773:1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讲解:孟德尔8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对相对性状,(课件展示他做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

7、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教师结合图1-5讲解孟德尔的解释P:DD×dd1.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F1配子:Dd3.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F1:DdDd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F2配子:DdDdF2:DDDdDddd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D:Dd:dd1:2:1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3∶1的结果吗?〖提示〗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

8、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第2课时实验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