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

《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

ID:42564335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7

《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_第1页
《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_第2页
《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_第3页
《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_第4页
《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区矫正实务》复习纲要1、社会发展与刑罚演变(1)思想嬗变:A同态复仇论B报应刑论C目的刑论D新社会防卫论(2)制度演变及趋势:A废除肉刑的过程B自由行代替死刑成为刑法的核心C社区刑代替监禁刑演变趋势:a刑罚体系的中心由死刑、肉刑转向自由刑b刑罚由重刑向轻刑转化c刑罚由惩罚向预防转化d刑罚执行由残酷向人道转化2、国外社区矫正的措施种类(1)审前转处(2)缓刑(3)假释(4)社区服务令(5)宵禁(6)工作释放(7)家庭拘禁(8)其他:如归假、监督释放、毒品治疗和检测、补偿被害人、行为监督、中间惩罚、特定资格和权利的限制和剥夺等多种措施和不同的管理方法3

2、、假释决定机构:(1)假释委员会(2)法院(3)其他机构4、社区矫正的刑事政策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刑法现代社会学派提出了社会防卫论,其基本观点为社会应从自身寻找犯罪产生的原因,社会防卫的目的是使犯罪人复归社会而不是对其进行制裁。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安塞尔。5、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主要模式(1)北京模式:A矫正组织网络化B矫正主体明晰化C矫正工作科学化(2)上海模式:A专业工作理念新B矫正队伍素质高C社团组织发育程度高,发挥作用好D工作评价机制完善(3)江苏模式(4)浙江模式(5)河北泊头模式6、社区矫正组织的构成(重点)社区矫正组织实际上是一

3、个由多部门组成的社会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乡镇、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1)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决定机关(2)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3)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乡镇及街道基层组织——执行和日常监督管理机关7、社区矫正队伍是指由专职人员和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的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1)广义:专职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服刑人员亲属以及犯罪被害人等。(2)狭义:特指专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8、社区矫正对象类型《关于

4、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社区矫正适用范围: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1)管制犯:是指犯罪情节较轻,危害不大,必须进行惩处而又无需关押的犯罪分子。(2)缓刑犯:是指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3)暂予监外执行犯:是指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被依法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罪犯,具有法定情形,

5、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监禁场所执行刑罚的暂时采取不予关押的一种刑罚执行措施。**根据刑法有关规定,适用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形包括:A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B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一年计算)C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假释犯:是指依法对服刑期间的罪犯附条件的予以提前释放的刑罚执行制度。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

6、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对累犯以及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5)剥夺政治权利犯: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适用于罪行较轻、不需要判处主刑的罪犯。**根据《刑法》第56、57条规定,适用对象为: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B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该类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9、社区矫正的特征(1)刑事制裁性:社区矫正是对罪行轻

7、微或经过一定刑期的执行后不需要继续在监狱服刑的罪犯实行的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方式。虽然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矫正,但社区矫正只是罪犯刑罚执行方式的变更,其罪犯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改变。(2)非监禁性:社区矫正是在社区内对罪犯执行刑罚和实施矫正。罪犯不需要与社会隔离,虽然其人身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其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由于服刑而受到严重干扰。(3)社区参与性:一方面社区矫正工作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依靠社区基层组织和社区民众的协作配合,依靠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被害人及社区服刑人员家属的积极参与才能有效落实社区矫正方

8、案。另一方面,只有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理解和认同,社区服刑人员才能充分融入到社区生活之中,社区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