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xx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

2019xx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

ID:42566253

大小:20.9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7

2019xx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_第1页
2019xx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_第2页
2019xx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_第3页
2019xx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_第4页
2019xx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xx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记叙文汇编  XX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记叙文汇编  【静安区】  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塾师老汪  ①老汪颀秀,留个分头,身着长衫,很有气派。老汪在开封府上学多年,也算是有学问了。但老汪口讷,紧张了还有些结巴。老汪在私塾教书,每一家干的时间都不长。  ②浮沉七八年后,老汪终于在范家镇落下了脚。镇上大户范子敬建书塾给小儿开蒙,慕汪先生之名,请他主持,学堂就设在大院西屋。  ③老汪引笔奋力,书“洪桃书屋”四个大字作匾,魏碑凝重,笔力沉着,东家赞赏不已。④东家心善,欢迎邻里孩子随读,不报答,这样便吸引了十里八乡的莘莘学子。老汪严谨治学,认真传,诲人不倦,但“之乎者

2、也”毕竟不易,常常有学生死活搞不清。朽木不可雕也,圣人的训戒几次都到了嘴边,他还是忍住了。小孩儿家,伤不得。天长日久,欲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宏图大愿便打折扣了。更有甚者,是顽童与他倒着使劲。戒尺教训,他不忍,罚跪思过,他更不忍,故常自叹连当个平庸俗师都不成。如此进退失据,给他平添了无奈之苦恼。  ⑤有天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都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应该高兴。而老汪发挥道:这个远方不仅是路途之远近,更应是心口之距离。近在比邻却相隔天涯,高兴个啥呀。就如你们,学而不勤,尽管都近在我眼皮底下,朋侣乎?说得学生都低头不语。老汪戚然含泪。  ⑥每逢十五,老汪都放假半日。中午时分,他迈开

3、大步,一往直前,时而顺着大路,时而行于阡陌,时而爬坡上山,夏天一身水,冬天一头汗,精疲力尽才回。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有狂走怪僻,但经年累月地锲而不舍,也就另作猜测了。  ⑦谷雨前几天,老范从前村收租子回来,老汪披着褂子正要出门。老范想起今天是月半,便趋步相问:“先生,这年复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⑧老汪道:“东家,一言难尽啊。”说完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⑨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先生吃饭,借酒酣微醺,又说到这事。此时老汪已半醉,趴在桌上哀哀而哭:“天地君亲师,我敬天重地,忠君尊师,都有交待了。只是父母养育无以为报,没法疏解啊。”  ⑩老范一向尊重塾师。老汪这么一开腔,知道他定有难言之苦,

4、便有意疏导他,说:“先生,愿闻其详。”  “我娘生我难产就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但我们娘俩都苦命啊。父亲育我终生未续,他病重时我从开封往家赶,途中遇到曾大帅与太平军打仗误了时辰,没赶上给他送终,我苦啊!那天也是花开月圆的十五。所以每逢这天我心结难解,走走散散,就好许多。”  老范听着老汪倒苦水,心里一阵悲凉,对老师益发敬重,便劝了句:“正午时分,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鬼怪。”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碰到无常我也不怕。他要找我,我就跟他到爹娘那边去了。”  老汪的老婆叫銀花,不识字,跟着老汪张罗学堂杂事。她收作业发本子,送茶扫地擦黑板,手脚勤快。  老汪嘴笨,銀

5、花却嘴快。但她开口尽是街谈巷语,嘴像刮风似的。人劝老汪:“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话语正经,偶尔有个偏差,值得我劝。倘若语不入道,何劝之有?”銀花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占便宜,老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得饶一头蒜;买人二尺布,缠着要一绺线。夏秋两季,总到地里捡荒,碰到谁家迟收的庄稼,也顺手捋上一把。从学堂出门离东家的地亩近,所以他家的损失也多。  一次东家来到后院看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我们另请良师吧。”“为啥?”  “老汪教书,娃儿们都不懂。”“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其实,这也不是为了老汪。”“那又为啥?”  “为他

6、婆娘,爱顺庄稼。”  “娘们儿家。”老范挥挥手,“顺就顺呗,我范家五十顷地,这点算个啥?”顿了顿又说,“先生德才兼备,是个贤者。老季啊,我们要敬着他!”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学生家长——传给了先生。老汪一听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东家就是世间真情啊!”  20.第④段前后两个括号内应该填入的词是__  21.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宏图大愿;当一个平庸俗师。  22.①戚然含泪②为父母早亡无以为报而感到痛苦③潸然泪下世间自有真情  24.(1)对学生怨其不争但爱护备至;(2)对父母养育之恩终身铭记;(3)与人真诚相待;(4)严谨治学,认真授课,诲人不倦;(5)有是非准则,能宽容

7、待人。答出三条即得满分。  【青浦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  以文学的名义飞翔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和鼎盛期。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怀揣文学梦想,都想头戴一顶熠熠生辉的诗人光环。  ②我背着行李从偏僻农场来到新疆司法警官学校,是最早走进307宿舍的一个。铺好床被之后,斜靠在床头,掏出席慕蓉的诗集阅读。那时候,我正痴迷于诗歌创作,已经写完了三大本几百首诗歌。第二位走进来的男生看到我手里的诗集,顿时眼放光芒。“我叫方如果,也喜欢写诗”。待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