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荣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王建荣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ID:42579210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8

王建荣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_第1页
王建荣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_第2页
王建荣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建荣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指导教案王建荣【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2.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3.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导学案。2.学生通过掌握家乡竹溪的民风民俗,在习作中进行交流介绍。【教学时数】3课时说明:本课设计为教学指导课(: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基础作业,明确活动内容。一、导入:由单元学习内容导入到家乡竹溪县节日民俗。板书课题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本单元我们所学

2、的文章,把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这让大家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都充满了兴趣,非常好奇和向往。其实呀,我们家乡竹溪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也很丰富,也非常有意思,今天我们做一下尝试,把家乡的民间习俗写出来,向大家做介绍交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从而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二、畅所欲言,感受竹溪民风民俗,如数家珍,娓娓道来。1、教师展示竹溪春节习俗图片展示图片,班级交流。2、学生说说各自所了解到的传统节日,交流本地某种风俗习惯。学生分小组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饮食、婚丧嫁

3、娶等节日习俗。二、激发情感,由说到写:教师结合范文《贴对联》进行习作指导,要求内容生动具体,以小见大,民俗特点突出,锤炼词语,妙用修辞。仁习作内容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如贴对联。《理由》(片段200字左右》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和以前的作文不一样,重点在习俗上下功夫做文章。2思路点拨,重点思考节日习俗怎么详细写a自己看到和想到的;b.自己亲自参与的;c.不同的习俗不同的含义及心情。3、现场练兵: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要求,开动脑筋,快速构思,根据思路,写一个细节或者片段(写在导学案的“片段训练,现场练兵”的空白处〉,

4、教师巡回查看学生习作情况。四、习作展示各小组学生举手发言,展示交流自己的习作,师生点评,视情况给予奖分,激励学生挖掘更多的习俗。五、教师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届的活动简单小结,要求自习课大家继续交流。2、安排习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写的片段,进一步扩充写一篇完整介绍节日习俗的文章。教师课后指导学生习作以下内容结构:开头T节日事件T结尾开头:指的是在文章的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事件,即写什么节日,要在开头交待清楚明白。节日事件:又可称为节日活动过程。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要具体地来叙述。结尾:收束要自然。范文贴对联过年了,贴对联,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

5、的一项活动。因为贴对联是传统习俗,据说贴对联从宋朝就开始了,距今有一千年了。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就一定有它的道理,怎么会轻易地改变呢?所以这春联是今年帖,明年帖,以后年年还会贴它。我们家也是年年帖,爸爸把它当做一件大事来做,在大年三十的早晨,他亲自调好浆糊,站在凳子上,左右两边上下位置对好,端端正正的贴好,最后在门头上贴上横额,最后贴上门画,算是大功告成了。有时爸爸怕把对联贴歪了,还跳下凳子,站在远处细细端详好一阵子。这红艳艳的对联,和美丽的门画相互映衬,还有红红的灯笼,洋溢着一片吉祥喜庆的氛围,这真是红红火火过大年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