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

ID:42585369

大小:132.1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8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_第1页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_第2页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_第3页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_第4页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巻分试题巻和答题巻。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3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生活老人悄悄告诉我:性格

2、开朗并非“豁达”之全部内hdn(1),豁达是一种坦荡,那心灵像一汪碧泉淸chQ(2)见底,容不得半点污hui(3)和虚伪;豁达是一种乐观、豪爽,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gan(4)尬;豁达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奉献。(1)▲(2)▲(3)▲(4)▲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叶底黄鹏一两声。(晏殊《破阵子》)(2)更深月色半人家,▲o(刘方平《月夜》)(3)苟全性命于乱世,▲o(诸葛亮《出师表》)(4)▲,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战斗

3、激烈场面的句子是“▲,▲”(6)《渔家傲•秋思》中“▲,▲”揭示了将士既思念家乡亲人又向往成就功业的矛盾心理。(7)《卜算子•咏梅》中写梅坚守情操,不变志节的句子是:▲,A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此诚不可与争锋(▲)•••(3)凡三往,乃见(▲)(4)长跪而谢之(▲)••4.名著阅读。(6分)(1)桑桑是小说《草房子》的线索人物,下而的描述与原著不符的一项是()(3分)A.桑桑帮助纸月教训了欺负她的坏孩子,两人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B.桑桑是白雀和蒋一轮的爱情使者,见证了他们

4、曲折而圆满的爱情。C.为了治细马养父的病,大冬天桑桑陪着细马费了好大的劲挖了很多的柳树须子。A.桑桑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吃了无数的苦药,最后得到高人的医治终于康复。(2)下面是选自《草房子》的原文片段:片段一: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秃鹤)……片段二:他(桑乔)对另外几个也在鳩下望着杜小康的老师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请从下面A、B两题中任选一题,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回答原因。(3分)A.并不英俊的禿鹤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世上最英俊的少年”?B.

5、桑乔凭什么说杜小康也许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我选(),1.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主题活动。(6分)传统文化在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增加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化之美,某校九年级某班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出了一期“传统文化撷英”的班级小报,以下是其中几个板块:板块一:探究节日文化。(2分)屮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班报上也介绍了不少传统节日背后的历史文化,请按班报上介绍的这四个节tl的顺序将节tl对应的名人或习俗进行排列:节日:社日()、寒食()、端午()、重阳(),习俗或名人:A.赏菊登高B

6、.祭祀土地C.介子推D.屈原板块二:领略回文形式(2分)“回文”是旧时很具形式美的语言运用形式,有种首尾回环的妙处。班报屮的其屮一个板块就涉及了“冋文对联”,对联的上下联分别顺着读或逆着读,读音都是一样的(文字未必一样),班报中有这样一联:画上荷花,书临翰墨翰林书。注:翰林是古代官名。下联顺读逆读读音都一样,上联也是如此,请根据对联知识,结合以上内容推测横线上缺少的三个字。板块二:品味语言内在。(2分)柳亭班前古代汉族风俗,冬至开始进九,以九天作一单元,过了九个九天,冬天就过去了。右图是班报上的-•张古代的“九九消寒

7、图”,每个字九笔,一天描一笔,描完九个字,冬天就过去了。其中“亭前垂柳待春风”已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垂柳候春的意思,你能品味一下加上的“珍重”二字在语意上的好处吗?三、阅读理解(55分)(一)大地的耳朵(12分)⑴小时,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譎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2)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炯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3)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

8、回,a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4)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5)弟弟鹦赋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6)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姑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7)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8)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