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ID:4258730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8

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1.阶段发育: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需要经过几个一次不可逆的质变过程,每个阶段都要经过光、温、水、肥气、热及养分等综合条件,但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成为孑盾的主要方而,把这种一次不可逆的质变过程叫做阶段发育。2.同伸关系:指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具有对应关系的生长或伸长,这些同时生长或伸长的器官称为同伸器官。3•温光反应特性:是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经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4•边行优势:指在间套复合群体屮,由于处于边行的高位作物通风受光条件好、根吸收养分的范

2、围广而表现出来的氏势优于内行的现彖。5•春化:一些二年生作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的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这段低温诱导称为春花。6.蹲苗: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人为地通过一些方法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的一系列措施。7.种子萌发:种子吸胀开始到胚轴伸长为止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8・生物产量:作物一生屮所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9•发芽势:表示种子的发芽的整齐度,以规定的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数來衡量。10.感光性: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冇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11.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

3、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12.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一般指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13•源:是生产和输出同化产物的器官或组织;库:是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O14、喙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概率。15、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牛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16、活动积温:210°C的口平均温度为活动温度,而其持续生育口数活动积温累计的总和,即为活动积温。17、发育特性:指影响植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18、有效温度:活动积温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或将逐日的

4、有效积温累加起來的总数,称之为有效积温19、春化阶段秋播作物在苗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止常抽穗开花,这个时期称为春化阶段20、生育期是指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21•生育时期25.经济产量是植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可直接供人们食、用或作其它用途的产品的重量22.经济系数是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Z比,通常用下式表示:经济系数二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22.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Z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捉高时的光照度值I.S形生长曲线在生产商有何应用价值

5、①S形曲线nJ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依据②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作物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來Z前应川③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s形牛长周期的步伐不同,牛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牛育的同时应注意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2.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孑盾大,耍促使英协调发展③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t还在进行3.作物产量形成特点:①作物产量形成具有一定的顺序性②各产量构成因子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各具特点③对环境和栽培技术要求也有一定差异4•提高产量的途径:①高光效育种,提高光

6、能利用率②合理密植,提高光能截获率③利用间作、套作和复种捉高光能利用率④合理安排茬口⑤利用最住综合栽培技术,利用幼苗移栽和地摸覆盖技术5•试述实现作物最大光合潜力的前景条件和途径:①条件,a具有充分利用光能的高光合效率的植物品种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正常浓度c环境因索都处于最合适的状态d最有最适宜的接受和分配太阳的群体②途径:&培育高光效的作物品种:要求光合能力高,呼吸消耗低,光合机能保持时间长,叶而积适当,株型、t相都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b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合理安排茬口。采用间作、套作,育苗移栽等措施,提高复种指数。c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合理

7、密植,保证田间曲最宜的作物群体,最人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同时加强田间管理。d提高光和效率,如补充二氧化碳,人工充光照抑制光呼吸.6•影响作物产量潜力的因素:①光能利用率低②温度、积温不足③水分: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④土壤肥力下降⑤管理栽培措施不同⑥遗传潜力7.提高作物品质的途径:①选育和采用优良品利②作物和品种的合理布局③调整播期④合理施肥⑤其他措施,温度、光照、水分等都对作物品质冇影响。8.以和谷类作物为例说明作物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一般和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产量二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①各产量构成因子的数值越大,产量越高②各

8、产量构成因子相互制约③产量构成因子之间负相关9.积温对农业生产的应用:①合理安排作物布局②确定种植制度③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