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二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课时作业含解析

ID:42587820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8

高二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高二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高二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高二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课时作业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恒星的一生经历以下四个阶段:①引力收缩阶段。这是恒星的“幼年期”。②主序星阶段。这是恒星的“成年期”。③红巨星阶段。这是恒星的“老年期”。④高密星阶段。这是恒星演化的“衰亡期”。这一事实表明()A.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自然界按照自己的意志变化C・人们的认识是运动变化的D.发展是一种圆圈式的运动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自然界中恒星的变化发展过程,A项符合题意。2.右边漫画启迪我们()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意识能够止确反映客观事物D.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解析:选D。漫画强调的是外部联系对孩子发展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

2、与画面寓意不符,应排除。3.2014年5月4日,李克强总理与埃塞俄比亚总理见记者吋说,多年来,中埃、屮非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可谓是“苟□新,日日新”。我们一定要把双方关系这趟列车升级为高速列车。这说明()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屈性和存在方式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④发展就是数量的增加,新事物出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中埃、中非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苟日新,日日新”,体现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说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①③正确。②不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④错误。4

3、.中国人对月亮有着独特的情怀,从李白的“把酒问月”到我们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的“载人登月”,月亮将在人类面前进一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这说明()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③人类的发展和认识的前进性决定着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②观点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答案选C。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下列诗句与材料所体现的哲理不相同的是()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

4、把新桃换I口符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解析:选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社会的变化发展,A、B、D三项哲学寓意与之相同,不合题意。C项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应舍去。2.“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这是因为()A.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牛任何变化D.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过程之中解析:选A。题中观点强调的是发展对解决人们贫困的意义,A项从本质上回答了其中原因,符合题意。B、D两项干肢不符。

5、C项观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并非绝对的不运动。3.“哇,不明觉厉!”“他十动然拒。”“经过那件事以后,我细思恐极。”如果你看不懂以上的这些“成语”,只能“请允悲”(请允许我做一悲伤的表情)。有人认为,这些最流行的网络语言是当今时代的新文化。这种观点()①没有正确把握新事物的木质特点②看到新事物就是新近出现的事物③将运动、变化、发展混为一谈④将形式新颖猎奇作为新事物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新文化是新事物在文化上的表现,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不一定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代表事物发展方向,不一定就是新事物,①④对题中观点分析正确,②③分析错误。4.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

6、在于()A.运动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B.运动变化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C.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D.运动变化是旧事物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解析:选C。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绝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变化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和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二、非选择题5.目前,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建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目前,各地政府陆续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

7、负责收集网络上的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咨询,这已成为继信访、接访之外群众表达民意的一个新时尚。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搞清楚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内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再理论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利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解决网络更好地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