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D:42588930

大小:117.8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18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咸阳百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填入答题框中。)1、下列是2011年10月的重大新闻报道,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12日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②6日苹果前CEO乔布斯去世,当日苹果股价下跌5%013日广东佛山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④"日中国男足国家队在2014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0邛不敌10人伊拉克队,出线告急A、①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2、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是()①语言②文字③艺术④自然科学⑤河流⑥价值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

2、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3、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山东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岛和文化岛高度融合,对山东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这体现了()A、政治推动经济的发展B、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4、出于各种原因,近几年出国定居、留学等现象愈演愈烈。但是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的感慨“国外虽好终是客。"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

3、性5、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6、如果请你向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文化塑造人生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

4、;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这启示我们()A、传统文化都可为我所用,要全部继承点B、传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C、否定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8、2005年5月,我国科考队对珠峰高度重新进行了测量,这次科考测高活动,搜集了很多第一手信息,经过研究形成一批科研成果,对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具有极高的价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具有多样性D、尊重历史9、英国历史学家曾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

5、,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这说明()A、文化的自我淘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0、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常常会岀现优弊并存、瑕瑜互见的现象,因此鲁迅提出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这就是说,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①根据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扬弃②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全新文化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④既要反对厚古薄今,又要反对复古泥古A、①

6、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把“熊猫"叫“猫熊",把11、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公共汽车'’叫“公车"解释为“温馨、贝占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0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12、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一脉相传,源远流长,是由于中华文化①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②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③能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④来源于实践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3、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于2012年3月22H在与中共中央

7、总书记胡锦涛会谈中,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及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o马英九就任以来,致力于重塑“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的理念,这同样是基于民族认同。以上材料()①体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①体现岀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体现岀团结统一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地植根于两岸人民的心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