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堂方法》有感

读《课堂方法》有感

ID:42595345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8

读《课堂方法》有感_第1页
读《课堂方法》有感_第2页
读《课堂方法》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课堂方法》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课堂方法》有感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寒假读了华师大教育教学系周彬教授所著的《课堂方法》第二辑,让我深切感受到让课堂真正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不但是课堂成功的标准之一,也是推进课堂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考试与评价来看,课堂教学的目的肯定是学科知识

2、的传授与掌握,而从学生的人生发展来看,课堂教学的目的则变成了学科能力的培养与习得,因为学科知识是很容易遗忘的,但学科能力却是长存并可以迁移的.是否能够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堂,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是否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进来,这就主要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标准有关了.3首先,老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能力.我们是否考虑过可以让那些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学生参与课堂的方法呢?比如老师自己把学科知识讲一遍,然后再请听懂的同学讲一遍,接着再请刚听懂的同学讲一遍,这样的教学流程看起来

3、是在不断重复教学,却让同学们得到了不同的锻炼,也让更多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之中了.再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一些易围绕知识点开展的课本剧、辩论赛、采访活动等,并在活动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激励和表扬并重,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没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退位",就不会有学生的参与.不管是学科知识的掌握,还是学科能力的习得,老师都比学生要强.当一个能力强的人和一个能力弱的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能力强的人往往看不惯能力弱的人.看不惯是正常的,关键是当

4、你看不惯的时候,你如何对待能力弱的人.有一种办法,是你可以暂时宽容他,并在宽容的基础上耐心地指导与培养他,一直到他的能力变得强起来,一直到你看得惯他为止.需要强调的是,退位不等于退出,退位只意味着退出不应该自己占着的那个位置,意味着老师要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位工作.再次,只要以生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才会有学生对课堂的真实参与.当你觉得教学内容需要的不是理解而是体验时,那就不能再通过学生听课来完成教学任务了,而需要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学生主动参与,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事

5、物,获取知识,练就技能.有的学校总结出教学中的"七放手",一是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二是课文放手,让学生大胆阅读;三是重难点放手,让学生议论;四3是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五是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六是规律放手,让学生去寻找;七是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去构建.总之,学生对课堂的真实参与,并不局限于行动与活动层面的参与,还包括思维与认知层面的参与.而此处的以生为本,也不是简单地以学生的喜好为标准,而是以真心地帮助学生、真诚地培育学生为标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