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纲论 2

毛概复习纲论 2

ID:42597974

大小: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8

毛概复习纲论 2_第1页
毛概复习纲论 2_第2页
毛概复习纲论 2_第3页
毛概复习纲论 2_第4页
毛概复习纲论 2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纲论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毛概复习纲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答: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成果。4、实事求是思想的确立的过程:答: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洁的高度。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答:党的思想路线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

3、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6、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答: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答: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者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

4、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9、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答: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0、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经济成分:8答: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1.社会主义

5、性质的国营经济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4.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1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答: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6、。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原因:答: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深化的认识,也是党实现其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

7、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答: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8、、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17、我国经济发展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