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微生物-总论-大题

医学检验-微生物-总论-大题

ID:42599816

大小:69.9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8

医学检验-微生物-总论-大题_第1页
医学检验-微生物-总论-大题_第2页
医学检验-微生物-总论-大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微生物-总论-大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组成由聚糖、侧链、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牛物学意义(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

2、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乙酰胞壁酸之间的B-1,4糖昔键。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4)与抗原性有关:

3、&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0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3•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1)荚膜: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对干燥和其它因素有抵抗力,同时对溶菌酶、补体等杀菌素有抗性,其表而抗原可用于鉴别细菌。(2)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有抗原性,可依此2点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置和动力)。(3)菌毛: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4)芽胞:使细菌

4、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6•简述细菌牛长繁殖的条件。(1)充足的营养一水、碳源、氮缘、无机盐和生长因子。(2)适宜的酸碱度。(3)合适的温度一37°C(4)必要的气体环境一氧气(依据是否需要氧)。7.简述厌氧菌厌氧原理(1)缺乏Eh高的呼吸酶系统。厌氧菌缺乏解毒用的超氧歧化酶、触酶和过氧化物酶,因超氧、过氧化氢酶有杀菌作用1•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1)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

5、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首先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牛的毒素・;其次,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表而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细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类。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在释放出来,可引起发热反应、口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o(2)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

6、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①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懂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②侵袭性酶:是指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外毒素2•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内毒素来源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存在部位细菌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

7、放出从活菌分泌出或细菌溶解后散出化学成分脂多糖稳定性160°C,2-4小时才被破坏较弱,各种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毒性作用同,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蛋白质60-80°C,0.5小时被破坏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引起特殊临床症状3•试述条件致病菌的致病原因.(1)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患艾滋病,由于免疫缺陷导致各种原虫、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机会感染明显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或手术后、器官移植、化疗、放疗、烧伤等均可造成机会感

8、染。(1)寄居部位部位改变:如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定居部位由肠道至泌尿道,引起感染。(2)菌群失调:多应用于广谱抗牛素引起正常菌群间比例失调和改变,引起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4.简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1)热原质:由革兰阳性菌产生的,进入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其化学成分是菌体中的脂多糖。热原质耐高温,加热180°C4小时,250°C或650°C1分钟才使热原质失去作用。除去热原质的最好方法是蒸憾法。生物制品或注射制品必须使用无热原质水制备。(2)内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