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VI系统 研究报告

Google VI系统 研究报告

ID:42604918

大小:691.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8

Google VI系统 研究报告_第1页
Google VI系统 研究报告_第2页
Google VI系统 研究报告_第3页
Google VI系统 研究报告_第4页
Google VI系统 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Google VI系统 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oogle视觉识别系统分析报告我所研究的这一份VI手册来自谷歌公司。2012年,Google高级平面设计师和艺术主管带领团队,在原有的GoogleCreativeLab设计的iconographystyle基础上拓展的一套视觉识别系统,建立起固定的、灵活的指导方针以便谷歌设计师和销售商更高效工作,增强品牌识别度。这套VI手册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标和产品名称的组合;第二部分是用户界面图标和插图。我看来,整个VI系统是就是为了提供统一而简约的用户体验,从菜单到用色,使用同一套设计,以及一个细微又麻烦的问题:图标或者文字在最小尺寸中的应用。

2、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Google的产品图标设计。他们的产品图标设计“简约、现代、友好,有时古怪”,Google鼓励设计师们采取精致的“最简化手法”,即使在最小尺寸应用中也能分辨清晰。设计中还提出要使一些普通的产品图标能具有代表产品特点的能力。系统中通过两种改进图标的方式:①简约化。比方说联系人的图标变得色彩简单,结构单一,图形元素降到最简单的程度,反而提高了识别力。②与透视法相关。图标需要正面向前,不以立体形式呈现,鼓励使用直线硬阴影,取代投影、渐变、明暗等效果。文件展示了所有图标设计中需要采用的颜色,如同颜色不同的四个小方块组成的微软图标,G

3、oogle也希望培养起大众这样的联想意识。可是对比Google和Microsoft的色彩,会发现二者很相似。二者都使用了同样的四种颜色:蓝、绿、黄、红。仔细对比,微软挑选的颜色饱和度更高,显得更饱满、鲜艳。Google表示新的logo也是其MaterialDesign材料设计理念的体现,代表着现实世界感,所以饱和度较低。如此,Microsoft就倾向于表达数字世界了。Google惯用的四色,较有亲和力,但之后的应用中难免会让人感到幼稚。而且,蓝绿两色在小尺寸的显示中已经有点混在一起了。回到系统中,图标的色彩有详细的解释,一般就选取2~3个基本

4、颜,在此次基础上增加灰度。使得图标并不花哨难以识别,又有色彩能分辨,组合在一起也风格统一。logolockups被公司称作产品的品牌大使。在这一部分明确描述了logolockup的三个组成部分:产品图标、Google标识以及产品名称所需要采用的间距、大小和排版格式。图标的背景颜色也十分统一,不再花里胡哨。考虑到图标的最小尺寸,最小的尺寸可能出现在浏览器标签页的title中,于是制作图标的过程中有些小调整,本来,图标的制作是由放大的像素点组合而成的,改进中的图标去掉了外圈浅蓝色的渐变,将灰色也转化成黑色。可见,系统随时秉持着简约化的原则。设计师

5、们也做到了,在迷你的空间内,图标仍旧清晰可识别。Logolockup以Google钱包为例:产品名称的字体选择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根据Google标识的像素大小产生变化,Google标识在60像素上下分别才有OpenSansLight字体和OpenSansRegular字体。在指示的第二份文件中,除了展示Google在产品视频中常采用的扁平化的CharleyHarper式插图外,还详细介绍了UI设计中图标的比例、大小和填充细节。在交互界面中,谷歌从特色图标、插图和信息可视化三方面来规范品牌统一性,并且向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同样,在U

6、I设计中使用了和产品设计相同的原理——最简化,图标被设计成简单的几何形状拼接,对比可见,原来的图标繁复而且没有统一的特征,写实虽然容易理解,但给人凌乱、复杂、无章的感觉。一个图标虽然小,但其构图处处都体现最合理且精致的布局。像素点制成的图标中,也和产品一样,去掉了渐变的色块,适用于最小尺寸。不同于产品图标,UI设计的色彩应用十分简单,非黑即白加点灰。改进后,Google的Gmail、Google文档、日历的有了统一的形式感,简约大方、容易辨析。插图的特性符合一贯的设计风格“友好、现代、一点古怪”,但是铺天盖地的扁平化风格,加上童趣的色彩,使得

7、Google的形象幼稚很多。Google的字体设计一直存在很多争议。Google的logo也经历几代变迁,为人熟悉起,Google是衬线字体,四色都采用基色,一直沿用到2010年;之后两年,Google去掉了logo的阴影部分,显得更加明亮;然后顺应扁平化潮流,Google又去掉了高光部分;除了细微的像素点改变,最大的改动就是直接将字体改成了非衬线字体,似乎是为了打造一个“调皮”、“年轻”的互联网品牌。其实Google的设计跟进不只是顺应潮流,而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的平台、应用程序和设备。像facebook或者twitter,在网页标签页都是首字

8、母,而且相当具有识别力,Google以前都是写全称,获取两倍于另外两个logo的视觉注意力。在Google最新的交互界面中,Google全称被一个四色集中的G代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