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

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

ID:42608822

大小:140.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8

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_第1页
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_第2页
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_第3页
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_第4页
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原理》复习指南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教育学二、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_门科学。2.教育的基木规律包括和o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o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阶段、阶段和等三个阶段。三、选择题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0A.《学记》B.《论语》C.《雄辩术原理》D.《大学》2.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A.《论语》B.《孟子》C.《学记》D.《师说》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oA.丿隶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

2、教育家是oA.斯宾塞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柏拉图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的《大教学论》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A.柏拉图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A.卢梭B.斯宾塞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柏拉图的《理想国》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概述一、概念1•教育的木体功能二、填空题1.对于人

3、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和的形式进行的。2.教冇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和的辩证统一。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三、选择题1.教育的本体功能是0A.社会功能B.育人功能C.经济功能D.政治功能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教书育人B.管理学生C.教育学生D.教学四、辨析题1.动物界也存在与人类本质上相同的教育现象。五、简述题1.简述教育的木质特性。2.简

4、述教育的本体功能。六、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三章教育规律与原则一、概念1•教育规律2.教育原则二、填空题1.教冇的一般规律,即教冇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指存在于教冇领域之内为一切教冇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有两条,即的关系和的关系。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和o三、选择题1•教育的人性化是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知识社会2.教育的国际化是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知识社会3.教育的民主化是的基本特征D知识社会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四、辨析题

5、1.“一两遗传胜过两吨教育”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会任意地使他们加以改变,或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或是乞、小偷五、论述题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2.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第四章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一、概念1.教师专业化2.教育机智3.教育情境二、填空题1.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和O2.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3.学生是教育的,又是自我教育发展的o4.教育影响包括、、和5.广义的教育情境包括和两大范畴。三、选择题1.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体现

6、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3.师生关系的主体是。C.教与学的活动A.心理关系B.社会关系C.教育关系四、辨析题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五、简述题2.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2.师牛关系是通过而形成的关系体系D.师生相互尊重D.情感关系第五章教育目的一、概念1•教冇方针:是一个国家教冇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ro1.教育冃的:(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结果的期待(狭义)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7、。二、填空题1.人的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是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01.在确定教育目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和。3.确定教育目的反映出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口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1.教育FI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又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2.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日的的理论基础是o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和劳。三、选择题1.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一B°A.孔徳B.卢梭C.那托尔普D.涂尔T2.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B.孔德C.那托尔普D.杜威3.美育即。A.审美教冇B.

8、艺术教冇C.社会美教冇D.自然美教冇四、简述题1.怎样理解教育史上关于教育n的的两个不同主张?个人木位论主张教育冃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需要來决定。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n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耍求来决定。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这两种教育冃的的价值取向,在处理社会和个人关系的问题上各执-•端,割裂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走向对立,因而都是不科学的。2.制定教育冃的的客观依据是什么?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符合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