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梁质量通病与防治

板梁质量通病与防治

ID:42611609

大小:17.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8

板梁质量通病与防治_第1页
板梁质量通病与防治_第2页
板梁质量通病与防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板梁质量通病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板梁质量通病与防治板梁在预制过程中、过程后经常因各工序疏忽而导致成品梁出现缺陷,控制与预防必须从根源抓起,避免或减少质量通病,提高板梁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现根据个人观点列举几点通病与防治,有不妥之处再研究讨论吧。一、粱体拱度过大或过小产生原因:1、张拉时过张超出伸长量导致粱体拱度过大,少张则拱度过小。2、砼强度过低松张。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伸长值张拉。2、松张前板梁回弹,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松张,强度越高松张越晚,则拱度越小。二、粱体气泡(一般多存在马蹄处)较多产生原因:1、模板清理不干净。2、振捣不到位。3、砼塌落度。4、打底不均匀马蹄处填充不满。预防措施:1、模板表面浮浆清理干

2、净且保持模板光滑。2、以气囊中点为中心两边对称振捣,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振捣密度要控制在振捣棒的辐射范围之内,振捣表面浮浆,不可过振或漏振。3、控制施工配合比且砼塌落度在9±2cm范围内。4、打底砼要充满马蹄要振捣到位,打底砼不能过多或过少,影响梁底厚度。三、粱体有水印或梁顶有黄色花斑产生原因:1、加生水。2、砼搅拌时间不够。3、塌落度较大。预防措施:1、督促教育工人在搅拌好的熟料上禁止私加生水。2、砼搅拌时间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时间搅拌。3、控制塌落度,表面要求两次拉毛,初凝为最后一次拉毛。四、粱体局部漏浆产生原因:1、模板与模板间接缝不严密。2、底板侧面与模板马蹄部位因长时间使用毛掉或

3、凹凸不平。3、封头板与模板接缝不严密。预防措施:1、加大模板的刚度与厚度增强模板的稳定性。2、模板与各接缝部位全部采用双面胶或海绵条,确保模板接缝处不漏浆。五、粱体表面细微裂缝、裂缝产生原因:1、养护不到位。2、砼搅拌不均匀。3、砼强度达不到要求即拆模。4、每车次砼搅拌塌落度不同。预防措施:1、在气温较高时粱体处于湿润状态。2、砼搅拌时间不得低于施工配合比规定的搅拌时间。3、粱体表面在目测基本处于发白的状态下、表面终凝数小时候再拆模。4、搅拌时间不同、原材料含水量不同致使各车次塌落度不同,最终因浇筑的不同步、塌落度大小不一,砼骨料的自重、摩擦力等原因下沉不同步导致该部位出现裂缝。六、强度

4、达设计强度产生原因:1、水泥不合格。2、石子级配达不到。3、沙子含泥量过高、云母含量过多、直径过粗或过细。4、养护不到位。5、砼塌落度过大。预防措施:1、水泥进厂和使用前要取样检验,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2、石子在卸船或使用前要做筛分试验,达到一定的级配方可使用。3、沙子要做含泥量、云母含量,符合要求的方可使用,不合格的禁止使用或退货。4、严格控制塌落度,打底砼适可放大,但在浇筑马蹄及腹板以上部位时要控制在9±2cm范围内。七、堆场板梁贯穿裂缝或断裂堆场板梁存在贯穿裂缝或断裂在我们公司也曾经发生过,多存在于小跨径板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在存放时梁与梁之间的支撑点不能放于同一垂直线上,而是错开

5、支撑,梁体自重受剪力而导致粱体在支撑点部位受剪力产生贯穿裂缝或断裂,预防只有在支撑点要求放于同一条垂直线上。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板梁车间施工队2013-8-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