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精选曲谱

葫芦丝精选曲谱

ID:42614973

大小:1.13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8

葫芦丝精选曲谱_第1页
葫芦丝精选曲谱_第2页
葫芦丝精选曲谱_第3页
葫芦丝精选曲谱_第4页
葫芦丝精选曲谱_第5页
资源描述:

《葫芦丝精选曲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葫芦丝的吹奏方法葫芦丝的演奏姿势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①站姿。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驰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②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

2、的充分运动。2、关于手型:双手持葫芦丝,左手上右手下,手腕平直,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状。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最下面为一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左右手的小指分别负责开闭两侧副管的音孔。正确的手型,应是放松手臂和手腕,手指自然适度地向里弯曲,如果手指过于勾曲或过于平直都会造成手指肌肉和手心紧张,影响其动作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开放音孔时,手指抬得不宜过高,也不要太低,一般两

3、个手指的高度即可。过高影响演奏速度,太低则影响音准和音量。关闭音孔时,用指肚将其按住,严密不漏气即可,若按的太紧会造成手过度紧张。3、关于口型:上下嘴唇自然合拢,含住“吹嘴”于口唇中央处,双唇肌和两边嘴角适当收缩。注意吹奏时两腮不可鼓起,否则将会阻碍肌肉的控制。四、葫芦丝演奏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五、葫芦丝的演奏技法葫芦丝在

4、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①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

5、两种。②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③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

6、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4.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5.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tr~~~~”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

7、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又”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葫芦丝吹奏方法1.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2.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3.吹奏中,高音时要用缓吹法(气流减小)低音时要用急吹法(气流加强)葫芦丝常用转调指法表葫芦丝常用转调指法表.jpg(95.73K

8、)2008-12-2613:35: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