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的用笔、结构、章法

《书谱》的用笔、结构、章法

ID:42619016

大小:145.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8

《书谱》的用笔、结构、章法_第1页
《书谱》的用笔、结构、章法_第2页
《书谱》的用笔、结构、章法_第3页
《书谱》的用笔、结构、章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书谱》的用笔、结构、章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书谱》的用笔、结构、章法1、用笔   《书谱》的特点是全面继承了“二王”的用笔方法。在笔法上,起笔、收笔、转换等纯为“二王”一系,且方圆并用,处理精妙、准确,用米南宫的话讲,“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书史》),“似从右军大令换骨来”。《宣和书谱》中也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断,出于天材,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模,往往真赝不能辨。”这充分说明他对“二王”的追摹。不仅如此,他的用笔速度、点画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不过是在我们欣赏《书谱》时,觉得其用笔的速度要稍快于“二王”。我们不能见到“二王”的真迹

2、,但是孙氏肯定是有机会见到墨迹的,羲献所处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为会稽,献之为吴兴,故三吴之近地,偏多遗迹也”,孙过庭曾经在吴郡生活过,因此,孙氏在对“二王”的笔法与作品气息的领悟及表现上是令人信服的。   孙氏用笔以“爽利”见长,笔法精熟,不迟疑。信笔而书,如有滞碍,必成“墨猪”,笔画也难见精准表达,如焦竑云:“余谓《书谱》,虽运笔烂熟,而中藏轨法。”(《书林藻鉴》)“爽利”的前提是对笔法的了悟和娴熟运用。这一方面说明孙过庭对王字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说明“二王”法度在他笔下的精准性把握以及他书写时的自信程度。古人

3、云:“落笔喜急速,议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书谱》)这就要求我们在临习时,充分注意笔画的开头,确有“隽拔刚断”之意,这恐怕是学习《书谱》的最为重要的地方。   由于孙氏书写的速度关系,在书写时肯定有一个“取势”的动作,也即王羲之所谓的“凝神定思”后的一刹那的“入笔”过程。势的作用是历来就被书家们强调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蔡邕《九势》),这种“取势”的动作对临写《书谱》极其重要。“取势”的结果是:一、可以增加笔画的弹性。好多书写者书写的单个汉字及其笔画是没有弹性的,成了机械的摆布,就单个字而言,不是在一

4、种势态下的有机组合,而是“装配”“摆布”,尽管结构很好,但是,缺少焕发生机的“神”。二是由于“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对应、组合、穿插以及它们所组成的局部、单元是在一个充满张力的前提下相辅相成的,没有“张力”的组合是涣散的,是没有神采的!实际这种“张力”与“弹性”有着相似的地方。这种落笔“取势”的感觉,在《书谱》中是随处可见的。   单个字之间是靠每一个单元的“弹性”点画及其点画之间的具有张力的“弹性”组合来实现的。由于作者落笔较快,在调整笔尖后,其运行稍缓,而到收笔处又是以“取势”或“蓄势”的动作,并引向或跳跃到下一个

5、笔画的,这期间有抑扬顿挫的缓急动作,造成这个结果的就有情绪的投入。也就是说,较快的“落笔”,是一种情绪化的切入,由此连带出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弹性”的用笔下的相互配合与照应,也即上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不是机械的摆布,而是跳跃式的、充满弹性的连接。如此,我们在欣赏《书谱》时,就会感觉到每个字的结构是“因势结字”,笔画与笔画之间是有一股无形的张力在控制着。如果书写时不注意这一点,字形就会“坍塌”无力,或圆转一团,或方折明显、强拉硬拽而呼应不当。   在《书谱》中,字与字之间尽管形不贯,但是,气脉相连,主要也

6、是通过上一个字的收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以充满“弹性”的“空间引接”来呼应的。有的是“气贯”,有的是“实连”,而不是状如算子的“排字”。《书谱》中的每个字是处在一种“动感”之中的。   总之,孙过庭在书写用笔时的总体感觉是落笔“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起承转换“取势”,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对接“取势”。由于“取势”造成一种“惯性”动作,在这动作中所体现出的一种“运笔”是独特的,其运笔的过程是微妙的“运指”和明显的“运腕”相结合的一整套连贯动作组成的。2、结构   结构是指笔画在字中的布置和处理,草书的笔画互相勾连牵引,其结构的

7、变化相当丰富随意。古代有关结构的理论,如隋代智果的《心成颂》、唐代欧阳询的《三十六法》等,都不能简单的套用到草书之中。草书的结构有定理,但无定法。当然,任何变化首先要建立在正确的草法基础上,因此,初学草书必须先过字法关,熟悉草字字法的一些规律,不能写错字。   《书谱》的结构变化非常丰富,必须按照“有定理无定法”的原则对其结构进行分析,草书结构的基本规律是“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正是孙过庭自己的结构理论观点。因为草书结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与随意性,尤其是大草,可谓变幻莫测。所以,对草书的结构分析也只能是勉强归类。学书者可

8、依此为鉴,逐步深入,直至掌握草书结构的一般规律。下面就《书谱》的字法结构进行简单梳理。(1)平正均匀型   这是各种书体最常见的一种结字方法,尤其是楷书用这种方法最多,而草书则相反。但是,草书虽然讲究变化,但一切奇姿异态都离不开平正匀称字形的映衬,奇与正必须共存一体,才能相得益彰。当然,奇不能怪,正也不能板,要把握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