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ID:42619300

大小:40.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_第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_第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_第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二、教学重点: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

2、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一)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解释题目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师: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

3、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行“仁政”。(三)精读品味(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是比不上。“人和”是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那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比较,那哪个更为重要呢?对,“人和”比较重要。那又为什么呢?

4、我们接下去看。(2)“三里之城”的“三里”是什么意思呢?对,三里是周围,方圆的意思;城,是指内城,郭,是个古今异词,古义:外城,今义:姓氏;那“环而攻之而不胜”的“环”又是什么意思呢,对,“环”名词作状语,是围的意思。第一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表转折,是“却”的意思。好,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句话(学生翻译)师: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我们再接下去看,首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5、,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学生朗读)“城”是城墙的意思,“池”是指护城河。池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今指水塘;“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灰甲;坚利,是指坚固锋利。 米粟,是指粮食。那“委而去之”的“委”是什么意思呢?对,委是放弃的意思,“去”,是指离开,去也是古今异义词,今义:往,到。好,还是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这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对,“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地利不如人和”。(4)好,请一位同学给我们

6、读完后面的几句话,“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最后”,师:读得很好,故是所以的意思,域,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动词,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域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以是凭,靠的意思。固国,巩固国防,固,也是使动用法,使……巩固。威,也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为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我们接下去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至”是指极点;亲戚,是古今异词,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顺

7、,归顺,服从。(5)课文的大意我们已经分析完了,现在,请全体同学们再有感情地大声地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五)讨论交流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

8、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