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精选)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精选)

ID:42620768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9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精选)_第1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精选)_第2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精选)_第3页
资源描述: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玉米持续增产的战略措施。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是进行深耕,降低土壤容重,加深耕层。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是秸秆述田。小麦播前结合整地,深耕30m较常规耕作20cm不仅可以使小麦增产4眺并可使玉米增产1Q2%-14眺二、播种技术L因地制宜选用耐密品种:重点推广的耐密型品种有浚单2d郑单95&浚单009,登海602等。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耐密型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1-10H(麦收前2-3天或铁茬抢种),采用8Q40an宽窄行种植方式,每亩4500-5000株。3提高播种质量:小麦收获后,对所留的高长(20cm左右)麦茬切碎至Kan并均匀抛撒,

2、不仅可解决麦茬对播种机具的缠绕堵塞问题,同时可更好地起到覆盖保境效果。4浇好“蒙头水”:播种后及时浇好、浇足“蒙头水”,结合浇水亩施入尿素5-6公斤,以提高出苗的整齐度和均匀度,培育壮苗。三、苗期生产技术1•综合防治苗期害虫:播后出苗前,防治杂草的同时可混合喷施甲基异硫磷或辛硫磷乳油,杀死还田麦秸残留的棉铃虫、粘虫和蓟马等虫害;7天后,喷施氯氧菊酯和氧化乐果混剂防治粘虫和棉铃虫等害虫;定苗后再喷一次上述药剂。2及时间、定苗:玉米—5叶期,一次间、定苗。拔除遭受病虫危害的弱小苗,留足壮苗,保持植株整齐一致,降低空杆率。定苗时根据品种的密度要求,对缺苗或种植密度不够的地块可在缺苗两旁留双株匀苗或

3、隔株一穴定双株匀苗;确保紧凑型中大穗品种亩留苗4500-5000株。3适时适量麦秸麦糠覆盖: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亩用100-150公斤麦秸或麦糠覆盖,以达到保水、调温和控制杂草的目的。4施好苗肥(攻杆肥):玉米5-7叶期,结合中耕和浇水一次性亩埋施(化肥一定要施入土壤10—15E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硫酸锌1公斤。四、穗期生产技术L科学运筹肥水:大喇叭口期亩埋施尿素30公斤、硫酸钾12公斤。施肥后根据境情及时浇水。2综合防治病虫害:玉米小喇叭口期(第49叶展开),用5吆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50公斤细沙土混匀配成19帝硫磷颗粒剂(或撒施杀螟丹颗粒剂)撒于心叶内

4、防治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每公斤可防治500株;大喇叭口期再防治一次。当红蜘蛛有虫株率达唧寸,亩用哺灵克或大杀哺1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对玉米田的棉铃虫,可根据虫情用菊酯类农药400倍液滴雌穗花丝进行防治。发现有褐斑病地块及时用7玖弋森猛锌600倍液喷雾防治。五、花粒期生产技术L施好攻粒肥:玉米抽雄后开花授粉前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2公斤,可促进灌浆、增加粒重。2浇好灌浆水:玉米花粒期,籽粒体积迅速增大,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此期天气干旱必须及时浇水。3科学去雄:大力推广玉米隔行去雄,在雄穗刚露尖时拔除,去雄时严禁带叶。六、适时晚获以籽粒胚乳上乳线消失的时间作为适期收获的标志。此期

5、大约在玉米授粉后45-50天左右。此时收获比传统收获时间大约晚7-10天,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