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

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

ID:4262209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9

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_第1页
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_第2页
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_第3页
资源描述:

《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2012年03月21日11:44:36来源:上海证券报    内有陷入低成本的陷阱,外有海外制造业来势汹汹的回归潮:在日前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几位顶尖的制造企业掌门人不约而同地为中国制造业勾勒了这么一幅内忧外患的简图。的确,我们应深刻认识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过,笔者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复苏,核心之一就是制造业的复苏。对此,美国有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    3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州发表演讲提议拨款10亿美元设立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加强高等工科类院校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提振美国经济。再清楚不过,

2、美国政府在支持制造业回归。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期间,美国各界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共识,即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重要生产部门。但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起,美国却走了一段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弯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体经济不断萎缩,直至重要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失业率上升。直到四年前爆发的金融危机,才惊醒了美国政府和有识之士。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

3、制高点。同年12月12日,白宫宣布成立制造业政策办公室,旨在协调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并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和出口。此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说,当前对美国中产阶级和美国经济而言,是个不进则退的时刻,美国需要强大的制造业,需要生产更多印着“美国制造”的商品,拉动出口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在2012年《国情咨文》中,奥巴马进一步认定,美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键是制造业。奥巴马强调,美国人拥有很强的创造力,但需要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协调合作。政府将采取税收体制改革等举措,鼓励制造业岗位“回流”美国,以提振国内经济。    对中国而言,制造业同样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中国的核心利益

4、、内外政治博弈、对外合作与经贸往来等,都要依赖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提供安全手段和实力保障。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发展迅速,产量很高而且拥有后发优势,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世界工厂”之称。据经济研究和咨询公司报告,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的比例为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已有煤炭、钢铁、水泥、汽车、纺织服装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不过,中国制造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着不小差距。制造业产品尽管数量多,但大都处于中低端领域,质量、品种、档次以及技术含量和销售服务还无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

5、技术仍主要依靠国外,部分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一些高新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已成发达经济体挑战的主要对象,他们不仅在高端领域抢占优势地位,还要在中端领域夺回被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占据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世界大趋势。    因此,中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研究开发,迎接挑战,在竞争中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积极致力于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中国制造业本身不断更

6、新的需要,更是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需要。而制造业自主创新必须要从培育自主品牌、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做起,掌握制造业核心技术,使品牌的发展、定位和后续的一系列规划都能拥有自主权,以有效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中国的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庞大后备军,必须给予这支庞大的企业群以更多的关心扶持,引导他们加强技术改造,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销售服务。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还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科技成

7、果转化率只有25%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至少是80%。笔者真诚希望产学研相关部门能认真学习贯彻今年的两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和实效,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作出更大贡献。(作者王勇,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