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

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

ID:42637251

大小:3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_第1页
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_第2页
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_第3页
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谭世浩(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09级重庆万州404100)摘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南宋词人的辛弃疾,词风刚健豪放,词中充盈着一股浓郁的侠义之气。这与他富有传奇般的经历,渴望国家统一的宏伟志向,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有着重要关系。他的词,是发自英雄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呐喊。本文将从辛弃疾词的“酒”意象和爱国之情入手,分析这位英雄的侠义情怀。关键词:侠义之气,英雄,爱国正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大侠。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

2、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值得一提的是辛弃疾身上具备的燕赵侠气,类似于曹植《白马篇》中的幽并游侠儿,敢爱敢恨,侠肝义胆。才有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

3、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的壮举。辛弃疾嗜酒,看看下面这些词句,便知道辛弃疾是如何看待酒的了。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八千余岁,伴庄椿寿(沁园春)。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满江红)。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水调歌头)。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念奴娇)。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洞歌仙)。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八声甘州)。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水调歌头)。  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渔家傲)。  若解尊

4、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清平乐)。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满庭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贺新郎)。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鹧鸪天)。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浣溪沙)。  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唯酒是,万金药(贺新郎)。  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风月几千场(水调歌头)。  我爱风流,醉中颠倒,丘壑胸中物。一杯相属,莫孤风月今夕(念奴娇)。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八十余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卜算子)。  

5、官事未易了,且向酒边来。""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水调歌头)。  忆对中秋丹桂中,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采桑子)。  醉乡深处,不知天地空阔(念奴娇)。  ………………辛弃疾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排除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境况之下的借酒浇愁,当他精心写就的《美芹十论》、《九议》献给皇上如石沉大海,当故乡还在焦土之下,"佛貍祠下",已经"一片神鸦社鼓",当自己辛辛苦苦写就的"万字平戎策"居然还不如"东家种树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见词人是何等无奈,有谁还

6、能阻止他拿酒去浇胸中那万千块垒呢?但是,仅仅这样来理解辛弃疾就未免浅薄了些。从宋史中的辛弃疾传记到他六百二十多首词作,再到历代诗话词话对辛弃疾评论,在辛弃疾的文化人格之中,酒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成了成就辛弃疾一代文武雄豪的催化剂。酒壮英雄胆。正如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齐鲁大地的豪饮和豪放也是声名远播的。辛弃疾的胆大,也多半是让酒给壮起来的。我们都可以想见他们以五十余骑入五万众中之前,那种慷慨赴死的行色是怎么壮起来的。再看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辛弃疾和陈亮在鹅湖相会,“极论天下事”,互诉倾慕

7、之情。陈亮与辛弃疾都是政治上被排斥的人物,二人同病相怜,辛弃疾有一首《破阵子》寄给陈亮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一首以作者青年时代在耿京部下的军旅生活为背景,从而抒发被迫退隐之后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之情的词作。词题虽然明言是“赋壮词”,但写作主旨却是为了抒愤。因为是“壮词”所以作者用绝大部分篇幅描写往日军营之中紧张而热烈的战斗生活;由于抒愤是写作的最终目的,因而作者又采用了“卒

8、章显其志”的手法,在结拍加以画龙点睛。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金庸小说中宋金战场上的侠客,青灯,黄酒,一把古剑,好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好一段精忠报国的人生。接下来的嘉泰四年(1204)正月,宋宁宗赵扩曾召见辛弃疾,要他陈述伐金的意见,但仍没有采取他充分作准备的主张,就用了韩侂胄一批人物,盲目冒进。这年四月,辛弃疾被派任镇江知府。他始终坚持收复中原须有准备的主张。可是韩侂胄只不过拿他作为北伐的幌子,并没有接受他的主张,这使他颇为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