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1优秀教案: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选修3-1优秀教案: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ID:42639830

大小:2.42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8

选修3-1优秀教案: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1页
选修3-1优秀教案: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2页
选修3-1优秀教案: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3页
选修3-1优秀教案: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4页
选修3-1优秀教案: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3-1优秀教案: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 静电场全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是高中物理电磁学的起始章节,可以说本章将学生引入另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本章教学是整个电磁学教学的基础,对后续的电磁学的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电场》章节的知识特点:(1)新概念多且抽象不易直接感知;(2)综合性强、跨度大;(3)包含有丰富的物理思维方法。课标要求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例1 了解存在可燃气体的环境中防止静电常采用的措施。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

2、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例2 分析物理学中常把无穷远处和大地作为电势零点的道理。例3 观察静电偏转,了解阴极射线管的构造,讨论它的工作原理。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例4 使用闪光灯照相。查阅资料,了解电容器在照相机的闪光灯中的作用。活动建议1.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说明书、观察实物等方式,了解避雷

3、针、静电除尘器、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设施的基本原理,撰写一篇科学报告。2.收集资料,综述静电的危害和预防方法。知识版块及知识结构静电基本现象→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电场对电场中的物质的作用(电场对电荷的作用、电场对导体的作用、电场对电介质的作用)知识结构图学情分析学生对电场知识类了解不多,初中教学中实验不全;回忆总结初中静电学知识参差不齐;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存在抽象思维障碍,尤其是空间思维障碍;部分学生对电学知识不感兴趣,存恐惧感。教学要求与建议1.加强演示实验和生活经

4、验在教学中的形象思维支撑,促进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表象;2.不失时机地、及时地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联系,突出学生对电荷运动及电相互作用中的微观机理理解;3.强调静电场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是电磁学的基础,注意物理概念的辨析,防止相似概念混淆;4.突出对静电场的认识过程,突出类比思维方法的应用,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5.加强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加强力电知识综合,提高大幅度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课时分配建议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课时2 库仑定律1课时3 电场强度2课时4 电势能和电势2课时5 电势差1课时6 电势差与电场

5、强度的关系1课时7 静电现象的应用1课时8 电容器与电容1课时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课时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分析     本教时作为电学知识的引入和准备,在章节教学活动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作为章节的起始教学,并不要求学生理解深奥的电磁学知识,重点安排在静电学基础部分复习上。发动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讨论,分清一些初中不实或有误的观点,为整个章节作好准备工作。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知道自然界

6、存在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2.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感应带电和接触带电,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知道三种方式均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说出电荷守恒定律,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电荷守恒。4.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5.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电荷守恒定律、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

7、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对库仑定律式的应用时,可先介绍规则:用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进行计算,根据是同种还是异种电荷来判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演示实验为先导,引领学生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合作学习为主,发动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媒体     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验电器、静电计。多媒

8、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视频片断。知识准备     复习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摩擦起电、电荷量与元电荷的知识。导入新课     [事件1]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活动:情景导入,放映雷电现象的视频片断,PPT课件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演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