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调研材料93

绿色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调研材料93

ID:42642117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绿色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调研材料93_第1页
绿色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调研材料93_第2页
绿色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调研材料93_第3页
绿色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调研材料93_第4页
资源描述:

《绿色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调研材料9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绿色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调研材料绿色经济一种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平衡式经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如何做到绿色经济与之相衔接,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整体方面:1、科学规划,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集聚。促进城镇集约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一是需要加强对规划的管理,引导地方进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要根据城镇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镇人口、经济发展规模,明确城

2、镇发展的阈值,而不能让城镇无限的发展和扩张。二是需要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城镇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不得突破其确定的规模。对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要统筹规划,避免用地规模过大。三是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控制增量,把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可以发展的界限划下来、落到地,城镇总体规划也要结合土地利用规定划定城镇发展边界。同时,还要落实管制规则,对于发展边界内外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边界内用地简化程序,对边界外用地则要严格控制。通过城镇扩展边界控制,有效控制城镇的盲目扩展,从而达到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2、推广绿色建筑

3、,促进城镇低碳发展。一是把绿色理念融入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之中,使各种建筑物能够充分适应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运动,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和其他资源,着力引导建筑业使用对人体无害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充分采集和利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来满足建筑能耗。二是健全和完善建筑节能标准。进一步明确并严格落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标准,使其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又要加强对新增建筑的节能管理,着力抓好设计、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不断提高,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建筑物的产生。三是大力推进建筑材料科技创

4、新,力争在墙体保温、门窗保温、绿色照明等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加强成熟、适用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和扶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利用。四是开展以重点工程为载体的绿色建筑示范试点,通过示范试点建设绿色公共建筑、大型绿色办公场所等,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锻炼设计施工队伍。二、具体城市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把城市的能源系统、污染处理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修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首先应遵循生

5、态原则。从最大限度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灌木的搭配及花卉的点缀等;其次是遵循文化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文化特点、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并将其融入园林绿化之中,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充满人文内涵品位的方向发展。三、具体村庄建设方面:加强生态村庄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延伸和基础,应将城乡统一纳入生态城市的建设范畴。一是抓好生态农业工作,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二是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以农村清洁工程、清洁能源和村庄绿化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6、,全面实施“三清五改”,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确保垃圾污水清理到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到位、景观绿化配置到位,全面提升农村环境。三是抓好森林村庄建设工作,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以创建森林乡镇、森林村庄为抓手,组织全县干部群众深入中心村和自然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要求各乡镇、行政村组织村民做好庭院、池塘周边绿化,在房前屋后因需植树,美化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