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综合素质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ID:42643878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9

综合素质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综合素质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综合素质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综合素质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综合素质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职业理念第一节教师职业特点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角色多样化)(1)幼儿园:照顾者、引导者、示范者、管理者、研究者、开发者(2)小学:传道授业解惑者、引导者、示范者、管理者、研究者、父母和朋友、引导开发者、心理医生(3)中学:传道授业者、引导者、示范者、管理者、研究者、父母和朋友2.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第二节教师职业素养的各种表现1.

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做到: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2)热爱学生要做到:全面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解放和放飞学生(3)团结协作要做到:善于和同事合作,善于和家长和社会合(4)为人师表教师的知识、才能直接影响学生,品德修养、工作作风、劳动态度、衣着仪表、言行一致也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节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

3、(1)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3、素质教育的政策沿革(1)1994年8月,《意见》中第一次使用“素质教育”概念。(2)1999年6月,《决定》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新人。(3)2006年,把素质教育写进《义务教育法》。(4)2010年,《纲要》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第四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4、学说(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而、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2)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理论依据和基础°(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明确“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2)“以人为本3它是一种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

5、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2、掌握学生发展的规律性和独特性特点(1)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2)学生自身有独特性,具有独立意义。3、“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2)不歧视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3)尊重热爱学生。(4)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第五节素质教育的实施1、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

6、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中持续发展2、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途径:包括德、智、体、美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基本方式为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等。(2)实现家园共育,发挥社区作用(幼儿园)(3)转变教育观念和学生观,提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明确:素质教育有别于应试教育,但也不能走有端;实施要求: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展素质教育要以“完整儿童”为培养目示

7、;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改变教育观念。第六节关于教师终身教育1>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1965年,法国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朗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提岀“终身教育”的概念。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1、在终身教育社会背景下,学校止在被要求发挥教育变革的重要作用,教师被要求成为这个变革的核心。2、作为教师个体而言,需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实现个体的终身教育。3、现代教师应该是“普通人”和“教育者”的复合体,在“教育者”角色方面,教师又是“学生社会化和个体化的承担者”和“自身社会

8、化和个体化的承担者”的统一体。1、老师终身学习的内容1、学会学习2、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科专家3、学习教育信息技术4、学习有关教育的知识2、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教师终身学习可通过系统学习和自学两条途径来进行,因为任笨嘴一个教育体系,都不可能替代学习者的所有学习,特别是自学。教育系统的学习和自学,二者是有机结合的。3、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1、参加校本学习2、参加系统终身学习,中小学教师要定期培训3、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如各类自学考试4、借助媒体学习,可通过磁带、光盘、网络等方法学习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