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ID:42647760

大小:160.6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9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克己复礼忠恕之道C.仁者爱人D.中庸之道2、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Z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强化君权C.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D.适应了争霸

2、战争的需要3、“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屮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屮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5、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

3、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酋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6、下图是羊字的各种写法演变,对于屮国古代汉字表述正确的是()A.是屮华文明的象征之一C.由表咅文字向象形文字转变B.一直自觉追求审美价值D.难以适应信息快速交流的需要7、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起源于民间,适合于

4、配乐演唱B.其描述的内容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太平的气象C.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D.南宋时期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帯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汉赋和唐诗B.风俗画和文人画C.元曲和摊戏D.话本和小说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10、某同学在研

5、究性学习屮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B.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11、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50.3321.29明代5

6、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66A.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B.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C.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12、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了()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D・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1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

7、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耍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朿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甚至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來”。这主要表明伏尔泰()A.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B.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C.肯定宗教的社会功能D.提倡人生来自由平等15、.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屮出现的频率

8、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