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ID:42648189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_第1页
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_第2页
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_第3页
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中心学校韦艳红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2、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学生的整理复习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点动成线,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

2、.孩子们,咱们天天都用的这个希沃黑板,请你大胆想象一下,它像什么?(学生发挥想象)老师也觉得它像极了天空。在这广袤的夜空,如果只是这一片黑,就没了生机。无边无际的夜空中,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星星)满天的星星点点,好像聚集在那儿说着悄悄话!启明星,你找着了吗?几颗星组成的扫帚,你看到了吗?(老师随意在黑板上点上点点)2.看,那有几颗星星笑得好大声呀!(老师描出长方体的8的顶点)你觉得这颗大声笑着的星星可以组成什么图形?这些星星一边笑一边走着(点动成线——棱,有意识地先依次画出4条长、宽、高),现在谁有话说?(长方体有12

3、条棱)对于长方体的棱谁还有补充?(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它们都有4条,共12条)你会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吗?3.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呢?为什么只用棱长乘12就行了?(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二、线动成面,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点动能成线,接下来看看,如果是线动了,会成什么呢?(长方形,我们也可以说是一个面)线动成面!2.你对于长方体的面又有了什么认识?(相对的面相等,特殊情况会有4个面相等)3.如果我想求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怎么求?前面怎么求?右面呢?对于长方体的面,现在谁来小结一下?(长方体

4、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4.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不用求出六个面的面积,例如下面几道题,请同学们快速解决这几个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的问题:(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无盖的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分米?(3)学校要粉刷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米,门窗的面积是11.4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

5、钱?5.小结不管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几个面,只要我们懂得每个面怎么求,就可以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来解决它。三、面动成体,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回到我们刚才的广袤的夜空。组成长方体的的这几颗调皮的小星星还在笑个不停。它是为我们的出色表现而笑的。点动成线,线动又成面,那面动会成什么呢?(体)2.线“唰”地一下就动成了一个物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什么?(体积)3.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谁有话说?(学生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老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跟它有无盖有没有关系?4.我们还学习了一个物体的

6、容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一样吗?区别在哪儿呢?四、复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是相通的,但又有点区别。关于体积和容积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每相邻两个体积(或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五、总结师:看,我们从夜空的几颗星引出了那么多的知识回顾(指着黑板上的知识脉络图),把它们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我们这册书的第三单元的知识要点。六、综合运用,解决问题这星星点点的启示让我们有了收获。接下来进入实战阶段,我们可不能光说不练哦。师:“小明的生日快到了,星期天小明爸爸和妈妈去大润发超市购物时顺便给他选购

7、了生日礼物。你们猜猜,小明爸爸和妈妈买了什么?”课件出示:(生日礼物)鱼缸图1、让学生观察:金鱼缸是什么形体?做这样的鱼缸需要哪些材料?(棱用角钢做成,底面用铁板做成,侧面用玻璃做成。)2、解决以下问题(1)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分米的角铁?(2)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板?(3)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4)这个鱼缸占多少空间?(5)这个鱼缸可装多少升水?(6)如果在鱼缸里放入一个假山石,水面上升了5厘米。这个假山石的体积有多大?3、师:不论解决哪个问题,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生:(长、宽、高)学生汇报,教师

8、板书:a=b=h=在此基础上学生齐练。解答以后,要注意单位和验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给出条件,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找一名学生上台投影答案,并简单讲解过程.(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师:同学们,一个鱼缸就含有那么多的数学知识,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连这个不规则假山都可以转化为规则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很棒!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