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课堂教学

听力课堂教学

ID:42649956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听力课堂教学_第1页
听力课堂教学_第2页
听力课堂教学_第3页
听力课堂教学_第4页
听力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力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听力课的课堂教学听力课的课型特点•一、听力理解的本质和规律听力理解的本质是对言语信息的接收和解码。听力课的的特点是以输入为主。互为输入与输出的听、说这对语言技能中,听应先于说。我们只有首先听到别人说话,才能跟着别人说话;也只有听懂别人说的话,才能进行交际。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和前提,输入应先于输出,多于输出。影响听力理解效果的因素:①听力材料②听力的声音条件③任务特征④学习者主观因素:(A、听觉与其他感官的协同作用B、学习者的目的语基础C、学习者的语言经验、生活经验D、学习者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二、听力课的性质和课型地位听力课在

2、诸课型中的地位虽然与口语、阅读、写作基本平行,但与读写或精读课相比,它便是副课,必须依附先行的主打课即读写或精读课进行。这点在初级班的教学中非常明显。在初级班的听力课教学中,基本不承担词汇、语法等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主要与学生的汉语基础有关,也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有关。初级班听力课应有以下的特点:①基本不讲语法,更不讲新的语法知识;②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个别未学过的词语,只讲语料中的意义和用法,一般不扩展;③以听为主,以操练、再现读写课的语言项目为主如课文中的模仿、替换等句型操练;④以领会、理解话语意义为主(结合语法学习,补充单句

3、练习)。中级班的情况是:听力课与综合课(精读)的关系没有初级阶段那么紧密,此阶段的听力语料有相对的独立性;中级阶段的教材,书面语言的成分增加。三、听力课总的教学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为主。要提高听力技能,具体的应该从训练、提高听力微技能人手。(一)不同阶段应掌握的听力微技能1、初级阶段(1)辨音辨调能力(包括不同的声韵组合、不同的调类调值、词重音、句重音、语调等)。(2)对句法结构形式及其意义的领会。(3)对语境的理解(4)抓细节提高精听能力。(5)捕捉主要信息。(6)联想猜侧。(7)记忆存储(具体操练形式可以做法是听力

4、模仿、替换、回答问题等)。(8)快速反应。(具体操练形式可以是快速回答间题,这种问题的语法简单,句子简短,但问题的出现只有一次,学生精神必须高度集中,反应要快。这种练习还可以较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每次操练时间不宜过长。2、中级阶段⑴辨音辨调能力,重点在语调、句调方面。(2)义群理解,识别句中停顿的能力(语流切分)。⑶抓细节的能力。(4)跳越障碍,抓关键词语,掌握关键信息的能力。(5)联想猜测能力。⑹预测能力(①语义内容预测;②语法结构形式及成分的预测)(7)检索监听能力。(8)记忆存储能力[边听边记数字(包括理解数字的含义)

5、、记时间、地点等]。(9)概括总结能力(听完相对完整的语料以后,要求概括大意。还可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更高层次的概括。)(10)快速反应能力。(二)听力技能训练的内容及其应用(1)基本语音听辨能力a)听后标出声调等b)匹配(2)注意细节的能力a)根据文章完成表格b)正误判断c)回答问题d)排序e)听后做动作、画画等(3)联想的能力a)预测下文b)抓关联词练习(4)概括归纳的能力a)听后选择适当标题b)写概要c)听后写标题(5)推理判断的能力a)听后判断正误b)听后回答问题c)听后讨论(6)猜测词义a)对文中的单词和短语提

6、问b)就上下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词汇听力课的课堂教学环节与教学步骤一、听力课的教学环节、步骤1、课前准备(1)材料选择:有针对性、实用性强、趣味性和吸引力(2)听力设备的检查和预置2、课堂教学(1)听前活动①内容的准备:背景知识②扫清语言障碍:生词问题听力输入是一种可懂、可理解的输入,未知成分的数量必须合理,不构成对理解的太大障碍。一段听力材料,如果学生完全或几乎听不懂,则失去了听的意义,只能说明所选材料不符合学生的听力水平。若听力材料中未知的词汇、语法点较多,听力的要求就要相应降低。(2)听力任务常用听力练习形式a)

7、语音听辨练习b)句子听辨练习0语段听辨训练d)对话听辨训练(3)听后检査3、课后总结二、听力教学要注意的几点问题1、忌单调刺激应该以听为主,听说、听写、听做结合。2、忌反复死听,只对答案口语课的课堂教学口语课的教学原则•一、交际性原则具体指:(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三)以学生为中心•二、个人化原则•三、精讲多练原则(一)精讲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

8、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二)多练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五、初、中、高级口语训练不同1、初级水平:(以单项训练为主,顺序为语音——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